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藤之别名,详杜仲藤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外因感冒风邪发热,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。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。当救表解肌,用百解散;或间投五苓散。
【介绍】:见中膂俞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字时举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撰《四时治要》1卷,专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。已佚。
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
《温疫论补注》卷上方。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、地黄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知母、陈皮、甘草。水煎服。治大病愈后数日,表里虚怯,每饮食及惊动即汗出者。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,每日应期而发,似疟而非疟,故名。多因产后气血双虚,阴阳失调,或瘀血停留,荣卫不和所致。气血双虚,若有汗,每日午后而发者,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(人参、炙黄芪、
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见《山西中药志》。即凤眼草,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证》。即鼻齄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