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癥瘕

癥瘕

病证名。见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指腹腔内结聚成块的一类疾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其病不动者,直名为癥。若病虽有结癥而可推移者,名为癥瘕。”后世一般以坚硬不移,痛有定处的为癥;聚散无常,痛无定处的为瘕。《圣济总录·积聚门》:“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。”又:“浮流腹内,按抑有形,谓之瘕。”癥瘕与积聚之别,《圣济总录》以癥瘕与积聚为一类。如“癥瘕结癖者,积聚之异名也。证状不一,原其根本,大略相类。”《医学入门》等书以积聚是男子病,癥瘕是女子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癥瘕见于脐下,是下焦之病。……多生于女子,而男子偶患之。”详见癥、瘕、七癥八瘕、十二癥等条。本证可见于腹腔内肿瘤和炎性包块等疾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鼽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。指鼻塞流清涕。详鼽条。

  • 手热

    证名。指两手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明·吴崑注:“火怫于中,故手热。”手热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。参见手心热、五心烦热等条。

  • 温病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,又简称“温”。①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。后世泛称“温热病”。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温者,汗出辄复热,而脉躁疾不为汗衰,狂言不能食。”温病一般起病较急,发热较甚,传变

  • 清营

    又称清营泄热。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分的治法。热邪入于营分,症见高热、烦躁、夜睡不安、舌绛而干、脉细数、口渴不甚,可用清营汤,清营解毒,泄热养阴。

  •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

    书名。24卷。吴考槃编。刊于1931年。吴氏集古今《金匮要略》注本53种,择其精要诠释此书各篇条文,间附编者个人见解。末附《素灵药义》一卷。

  • 小便不禁

    证名,又称小便失禁。指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,或小便频数、难以自制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:“小便不禁者,肾气虚,下焦受冷也。肾主水,其气下通于阴,肾虚下焦冷,不能温制水液,故小便不禁也。”《丹溪心

  • 厥心痛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厥病》。包括肾心痛、胃心痛、脾心痛、肝心痛、肺心痛五种。①指肾、胃、脾、肝、心有病,病气上逆乘心所致的心痛。《难经·第六十难》:“其五脏气相干,名厥心痛。”杨玄操注:“诸经络皆属于心,

  • 古作脣。又名口唇、唇口、飞门。于口之前端,分上唇、下唇。为脾之外候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脾之合肉也,其荣唇也。”唇与发音有关,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口唇者,音声之扇也。”

  • 风黄疸

    古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夫风湿在于府藏,与热气相搏,便发于黄,即小便或赤或白,好卧而心振,面虚黑,名为风黄疸。”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清心涤热

    详清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