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睡中惊动

睡中惊动

病证名。指小儿睡觉时,突然出现惊恐躁动的证候。明·薛铠保婴撮要》:“小儿睡中惊动者,由心肾不足所致。盖心主血与神,肝藏血与魂,肺主气与魄,肾主惊与恐。小儿脏腑脆弱,易为惊恐,恐则气下,惊则心无所依,神无所归。且夫人之神气,寤则行于目,寤则栖于肾,今心肾既虚,则不能宁摄精神,故睡中惊动也。治宜清心安神,用茯苓补心汤(茯苓桂心甘草紫石英人参麦门冬大枣)加酸枣仁茯神五味。……食郁生痰,惊动不安者,用四君子以健脾神曲半夏化痰,山栀、芍药以清热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痘应出不出

    病证名。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痘疮初起发热三、四日后,应见点而不见点,此因外感风寒,阻于肌表,毒气不能外发所致。其症常伴有头痛,四肢拘急,恶风寒等。治宜解表透毒。用参苏饮,败毒散加减。

  • 回阳九针穴

    出《针灸聚英》。指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九个经验效穴。即哑门、劳宫、三阴交、涌泉、太溪、中脘、环跳、(足)三里、合谷。

  • 寸香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麝香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证治针经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郭诚勋辑于1823年。全书以歌赋体裁分述内科、妇科病证证治,每篇赋文均附以简注,各篇篇末附列治疗方剂。为医学入门书。

  • 目常有应日而发

    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病有每月周期性复发的规律者。古人认为与三阴三阳随月消长有关。

  • 炅则气泄

    出《素问·举痛论》。又称热则气泄。炅,即热之意。气泄,指阳气外泄。热则毛窍腠理疏松而多汗,阳气随汗散泄于外。

  • 瘪竹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柠檬香碱草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隔山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杨维桢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李调条。

  • 百骸

    骸,骨骼。百骸,统指全身骨骼。《医门法律》卷一:“人之五官百骸,赅而存者,神之居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