髋、膝、肘、腕等八个关节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风者,人之股肱八节也。”马元台注:“人之手足,各有股肱关节计八,故谓八节。”
【介绍】:战国时针灸医家。扁鹊的弟子。据《韩诗外传》、《史记》、《说苑》等古书记载,虢国太子患尸蹶症,处于假死的休克状态。经扁鹊诊治,教其徒弟子明、子同、子阳、子容用厉针砭石,子豹用熨法,子游用按摩法
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病在上,取之下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上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呃逆、反胃由于阳明府实者,用承气汤法
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卷一方。白丁香二十一个,轻粉、滑石、乳香各半钱,巴豆(烧存性)三十个。为末,煮糊为丸,黍米大,每服一至二丸,柳心七个煎汤送下。治小儿血癖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别名巨搅、巨觉。位于背部,肩胛骨内上角边际,当两手相抱时,中指端尽处是穴。主治狂走,喜怒悲泣,肩胛痛等。斜刺0.5~0.8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民族医方书。朝鲜族黄度渊撰于1868年。全书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病症分为54门,论述369组病,处方分为上(补)、中(和)、下(攻)三统,载方916个,兼述26种药的制作法和26种禁忌,中药515
证名。见《区学入门》卷五。《医钞类编·胁痛门》:“虚盛成损,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,名干胁痛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十:“酒色过度,当胁一点痛不止,名干胁痛,甚危,惟大补气血而已。”方用八物汤、补肝散、六味
病名。即肛漏漏管的走行类似马蹄状者。亦称马蹄铁形漏。外口通常位于肛门左、右侧,因管道纡回方向不同,又有前马蹄漏与后马蹄漏之别,为复杂性肛漏的一种。
喻其作用有如掣物引提上升的治法。即升举中气。如补中益气汤之治疗气虚下陷之证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气虚宜掣引之。”
病名。①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妊娠腹痛。详该条。②指胎漏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漏胞者、谓妊娠数月,而经水时下。……冲任气虚,则胞内泄漏,不能制其经血,故月水时下,亦名胞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