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小儿紧唇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时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求真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五。亦名胎前泄泻。孕妇脾肾素虚,外受风寒暑湿之邪,内伤饮食生冷;或肾阳不能上蒸脾土,脾失健运;及肝气乘脾而致腹痛泄泻。伤于风寒者,泄泻清稀,腹痛肠鸣。治宜散寒化浊,方用藿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即黑丑与白丑之合称,详牵牛子条。
《集验良方》卷二方。又名龟龄集丹。鹿茸(茄茸用砂锅内煮一柱香,埋入土内一宿,晒干为末)、人参、穿山甲(酒浸软,酥炙黄,为末)各一两,熟地黄(酒浸)六钱,生地黄(人乳浸一日,瓦上焙为末)、酒当归各五钱,
构成面颅的骨块,包括上腭骨、颊车骨、颧骨、鼻骨、泪骨、甲介骨、口盖骨、鼻柱骨、舌骨等。详上腭及各骨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8卷(又有12卷本,内容相同)。清·沈李龙撰。刊于1691年。卷首为本草图。沈氏将药物分为水、火、谷、菜、果、鳞、介、禽、兽等10部,收集药物220种,采辑《本草纲目》及有关食疗本草类著作
病证名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乃时气所作”。症见眼目暴赤肿痛。属天行赤眼,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