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穴位

穴位

俗称穴道。《内经》名腧(俞、输)、气穴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又名孔穴。即腧穴。俞有输注的含义,穴有空隙的意思。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。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,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,也可接受各种刺激(如针、灸、按摩、电针、药物注射等)以调整各脏腑机能达到治疗的效果。穴位分经穴经外穴两大类。此外,没有固定位置,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称阿是穴。参见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下

    下法之一。用于寒性积滞里实证的治法。如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,症见腹满而实、手足凉、苔白腻、脉沉弦或沉迟等。选用温性泻下药,如巴豆霜;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用,如附子、细辛配大黄。代表方剂有三物备急丸、大黄

  • 青蒌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节

    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,如指掌关节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人有小节。”

  • 思中

    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忧思过度,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
  • 用药禁忌书

    书名。2卷。陆循撰。作者以中医病证列目,叙述药物使用及生活、调摄、宜忌事项。可供中医护理的参考。本书有《溪医述十五种》本。1921年绍兴医药学社出版单行本。

  • 舌痛

    证名。见《中医临证备要》。由火热上炎所致者。症见舌上起红刺,舌痛而难举。治宜清热泻火。用黄连解毒汤、导赤散等加减。由阴液伤者,症见口舌干燥而痛,或舌光剥。治宜养阴清热。可选用甘露饮、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

  • 中发背

    病名。系有头疽生于背中心筋缩穴者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又名对心发。多因心火盛,热邪聚会于该处而发。证治见有头疽。

  • 明矾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白矾,详该条。

  • 风药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南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米瘕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医说》卷五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好吃生米成瘕,不得米则吐清水,得米即止,米不消化,久亦毙人,宜鸡屎米煎。”本病与《诸病源候论》记载的米癥略同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