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八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,长期居住西藏,为藏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。曾把金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中医中药书籍译成藏文,对汉藏医学的交流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病证名。又名仲冬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太阴之筋……其病,当所过者支转筋,痛甚成息贲,胁急吐血。治在燔针劫刺,以知为数,以痛为输。名曰仲冬痹也。”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:“骨槽疽生于膝盖上,并脚踝上腕,其痛时如刀割,其痒似虫钻。……治法同附骨疽。”
病名。①乳中结核之一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又名乳栗、奶栗。因肝气不舒、郁结而成。此核可随喜怒而消长,大小不等,形如鸡卵或呈结节状。质硬,多无痛感,无寒热,推之可移,不破溃,皮色不变。治宜舒肝解郁
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用本儿落下脐带,瓦上焙燥为末,入辰砂、黄连、甘草末各五分,和匀蜜拌,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,候儿吞之。必须一日夜吞尽,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(《证治准绳》)。
见《验方新编》。即米皮糠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其浚条。
指尾骨。见李瀠《身经通考》。
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。轻按大坚,重按中空,或脉来摇荡不定,突然中断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脾死脏,浮之大坚,按之如覆杯洁洁,状如摇者,死。”
即时气。参见时行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