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纳干法

纳干法

子午流注开穴方法之一。又称纳甲法。此法以天干为主推演五输开穴。以日领经,以时主穴。运用时,首当掌握当曰天干,按《针灸大全·十二经纳天干歌》确定值日经。其关系如歌曰:“甲胆乙肝丙小肠,丁心戊胃己脾乡,庚属大肠辛属肺,壬属膀胱癸肾藏。三焦亦向壬中寄,包络同归入癸方。”即甲日属胆经值日,甲戌时首开胆经井穴足窍阴,根据阳(阴)日阳(阴)时开阳(阴)穴的道理,以后隔时逢阳时按五输流注顺序开穴,如丙子时开小肠经(甲胆乙肝丙小肠)荥穴前谷;戊寅时开(戊)胃经输穴陷谷,同开丘墟返本还原;庚(属大肠)辰时开大肠经穴阳溪;壬(属膀胱)午时开膀胱经合穴委中。至甲申时为日干重见,按“气纳三焦”取他(水)生我(胆木)的原则开三焦经的荥水穴液门。余此类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膜外气

    病名。指气攻腹膜之外而虚胀、肿满者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八十:“膜外气……本于肺受寒邪,传之于肾,肾气虚弱,脾土又衰,不能制水,使水湿散溢于肌肤之间,气攻于腹膜之外,故谓之膜外气,其病令人虚胀,四肢肿满,按

  • 麻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摘录》卷二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
  • 股阴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附骨疽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天灸

    灸法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又称自灸。是以药物敷贴肌肤后,局部起泡如灸疱,因而得名。今称药物发泡灸。古代文献上所载天灸法较多,如毛茛灸、斑蟊灸、旱莲灸、蒜泥灸、白芥子灸等,详各该条。

  • 殷仲春

    【介绍】:明医学家。字方叔,自号东皋子。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工岐黄,隐居授徒。留居宁国(今安徽宣城一带)时,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、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、作者、卷数等,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,每函

  • 搔法

    推拿手法。出《礼记·内则》。用手指轻轻地抓抚治疗部位。

  • 马蹄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涩叶藤

    见《海南植物志》。为锡叶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蛔咬心痛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

  • 阴中生疮

    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阴蚀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