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耳疮

耳疮
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足少阴为肾之经,其气通于耳。其经虚,风热乘之,随脉入于耳,与血气相搏,故耳生疮”。或由肝、胆、三焦湿热上冲所致。症见左耳或右耳,或两耳生疮,焮红肿痛,或破流脓水,身发寒热。又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:“疮生于两耳,时差时发,亦有脓汁,如此,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、消肿止痛。用龙胆泻肝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。参见旋耳疮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蒙心包

    即痰迷心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内经或问

    书名。见《明史·方技》。明·吕复撰。已佚。

  • 甜藤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傣医传统方药志

    民族方药书。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调研办公室编。载傣医古验方111个,傣药105种。用汉傣两种文字对照编写。古验方部分附影印手稿原文。傣药部分附插图对照。书后有拉丁学名索引。1985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

  • 面发毒

    病名。生于面颌部的肿疡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又名脸发、面疮。由风热郁滞阳明胃经,循经上攻而成。多生于面部颊车处。初起一个,形如赤豆,渐发数枚,色红焮肿疼痛,破后时津黄水。治宜疏风清热。内服荆防败毒

  • 产后汗雨不止

    病证名。出清·徐大椿《女科指要》。多因产后心肾气虚,身体大虚,不能统摄津液所致。证见汗出如雨。治宜养心益肾。方用人参枣仁汤(人参、枣仁、五味子、茯神、归身、草灰、萸肉、乌梅)加牡蛎散治之。

  • 燥化阳明

    运气术语。三阴三阳分司六气,其中阳明属燥金之气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阳明司天,其化以燥。”

  • 白游风

    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中。即赤白游风色白者。详该条。

  • 醉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肺死脏

    肺脏真气已绝的脉象。浮取虚,按之如葱管中空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肺死脏,浮之虚,按之弱如葱叶,下无根者,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