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耳鸣

耳鸣

病证名。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。《灵枢·口问篇》:“人之耳中鸣者,何气使然?歧伯曰:耳者宗脉之所聚也。故胃中空,则宗脉虚,虚则下溜,脉有所竭者,故耳鸣。”临床上,耳鸣有虚实之分。如《医贯》卷五云:“耳鸣以手按之而不鸣,或减轻者,虚也;手按之而愈鸣者,实也。”实症多由血瘀肝火或痰火上逆所致;虚症多由肾阴亏损或中气下陷所致。实症耳鸣如蛙聒、如潮水,暴鸣而声大;虚症耳鸣如蝉,如箫声,常鸣而声细。临证可分为:①由血瘀所致之耳鸣者,其症耳鸣音高而尖,舌尖瘀点,或月经不调等。治宜祛瘀活血。方可选用桃红四物汤通窍活血汤等加减。②肝火耳鸣,其症头痛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恼怒时耳鸣加重,便秘苔黄,脉象弦数。治宜清泻肝火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③痰火耳鸣,其症胸闷痰多,二便不畅,舌苔黄腻,脉象滑数。治宜清降痰火。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。④肾虚耳鸣,多见于虚人、老人,耳鸣声细而常鸣。伴有腰膝痠软,遗精遗尿,脉多细弱,两尽无力。“若水虚火实,而热气上甚,客其经络,冲于耳中,则鼓其听户,随其脉气之微甚而作诸音声也。经言阳气万物甚上而跃故耳鸣也。”(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卷二)。《灵枢·海论篇》:“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,胫痠眩冒。”“精脱耳聋……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脑髓消,胫痠,耳数鸣。”治宜滋阴补肾。用六味地黄汤加减。肾阴虚而阳偏亢之头晕耳鸣,上方加磁石、龟板、五味牛膝等药。⑤气虚耳鸣,其症耳鸣而兼见肢体倦怠,食少便溏,气短等。治宜补益中气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。此外外伤亦可治耳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存真环中图

    见存真图条。

  • 黄疸草

    ①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马蹄金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骷(kū 枯)骨

    骨名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缺盆为之道,骷骨有余以候。”马元台、张志聪及后人多以骷作,即骨。参见该条。

  • 豆斑蝥

    见《国药的药理学》。为葛上亭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例新注

    见伤寒论注条。

  • 追虚逐实

    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,导致虚者更虚、实者更实。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。

  • 钉节天蛇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蛇节疔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
  • 脾疳

    五疳之一。又名肥疳、食疳、奶疳。是疳疾中的最基本证候。由脾经蕴郁湿热所致。《古今医鉴》:“疳在脾,则面黄身热,腹胀肚大,好吃泥土,水谷不消,泄下酸臭,困睡,减食,消瘦。”有时吐泻,夹有蛔虫等。治以攻积

  • 风疽

    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。生于胫部,足腕处,患部痒痛相兼,破流黄水,甚则焮肿,疮面有钻眼,缠绵难愈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伴发寒热。治宜清热利湿,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,外

  • 姚宜仲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盱江(今江西汝水)人。世医出身,承继家业,尤其善于诊脉。著有《诊脉指要》一书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