丛书名。清·徐辑。刊于1750年。包括《达生篇》、《种痘法》、《福幼篇》三种。
病名。即经行风疹块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气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婴儿之患,夏秋为甚。”有阴阳二证。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,不慎口腹,过食生冷瓜果,凉茶冷水,以致寒凉受脏,而为呕吐泻利,腹痛等症。治以温中为主,加味五苓散;不应
即脾气虚。详该条。
见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《说文》:俗称疮痕曰瘢。②病名。如汗斑、雀斑等称瘢。
见《中草药通讯》(12):6,1976。即法罗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多生口角、腮、颧、眼胞等处,初起黄泡,光亮明润,四畔红色缠绕,麻痒感间作,重则恶心呕吐,肢体木痛、寒热交作,烦渴干哕,此属脾经毒火而发。治疗同疔疮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降香桃花散,见该条。
书名。20卷。宋·王璆撰。原刊于1196年。日本·宽政11年时,日人千田恭(子敬)以其所藏钞本与荻子元所藏元刻本互校,并补入《医方类聚》中王璆选方编成。全书共31门,重点介绍各科病证的治疗,共选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