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能近怯远症

能近怯远症

病名。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能近视不能远视近视目不能远视、视近怯远症。可由先天不足,习惯不良,劳瞻竭视等所致。眼外观正常,视近物清晰,视远物则模糊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不能远视者,阳气不足也”。阳不足则阴有余,故能拘敛视近。阳为阴侵,光华不能发越于远,故视近清晰而视远模糊。甚者常可并发数种严重的内眼疾病而导致失明。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,用定志丸驻景丸加减方加减,并可用针灸治疗,亦可配镜矫正视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少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少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足少阴脉:出内踝窭(娄)中,上贯膊(腨),入(腘),出股,入腹,循脊内□兼(廉),出肝,入胜,系舌□。其病:病足热,膊(腨)内痛,股内痛,腹街,脊内兼(廉)痛,

  • 鸭怪

    病名。见《中医外科学》(上海中医学院编)。由禽类血吸虫尾蚴侵入肌肤而成。多见于养鸭地区的农民,有接触秧田水的病史。以小腿伸侧常见,而陷于泥中的脚部则不发病。其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丘疹或丘疱疹,疱底绕以红

  • 案扤(wù 务)

    按摩导引之意。机,动也。出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。又作案抏、案玩。唐·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扤,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调也。”案同桉;机通玩,意义均同;即按摩和活动肢体的意思。

  • 蛴螬漏

    古病名。颈部漏的一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悲思忧虑,情志不遂而得。其症颈项生核如枣,可移动,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,日久可生孔道,疼痛搔痒。宜玄参散内服。

  • 寒滞肝脉

    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机。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,经过小腹,分布两胁,寒邪凝滞于肝脉,可使经脉挛急,症见下腹胀痛,牵引睾丸坠痛,并见肢冷畏寒,舌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等。治宜温肝散寒。

  • 喉间发白症

    病证名。即白喉。清乾隆年间发现白喉病之初,无一定名称,常以患处发白而名之。故“喉间发白症”一词曾作为当时白喉之病名。对此,《重楼玉钥》卷上云:“喉间起白如腐一症,其害甚速……惟小儿尤甚,且多传染,一经

  • 张氏医通

    ①综合性医书。16卷。清·张璐撰于1695年。本书主要叙述内科及外、妇、儿、五官各科疾病证治。分门分证,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有关医论,结合作者临症实践加以阐述。作者编选此书,多取法于《证治准绳》,而

  • 暑迷

    病证名。指中暑之轻者。《医碥》卷一:“暑迷一证,似中而轻,欲睡懒语。壮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,虚人星香散加香薷一钱。醒后冷汗不止,手足尚逆,烦闷多渴者,香薷饮。若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,外热内寒,烦躁多渴,甚

  • 杏林

    旧时对医界的颂称。相传三国时吴董奉为人治病,不取报酬,但求患者于病愈后在其宅旁种杏一株,日久杏树成林。后世遂以“杏林春暖”、“誉满杏林”等来称颂医家的医术高明。

  • 疫喉溺涩

    病名。疫毒邪火炽盛下注膀胱,致膀胱气化不利,则小便,痧隐未透。治宜达邪解毒而利小便。可选用八正散合清咽利膈汤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