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外假热而内真寒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近衣者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也。”参真寒假热条。②表热与里寒同时并见。详表热里寒条。
《华佗神医秘传》卷三方。羊踯躅三钱,茉莉花根一钱,当归一两,菖蒲三分。水煎服。用于手术麻醉。本方来自《串雅内编》的换皮麻药方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,手太阳与阳明经俱虚也,病苦耳鸣嘈嘈,时妄见光明,情中不乐,或如恐怖,名曰肺与大肠俱虚也。”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虚日久可致大肠虚寒,传导失司。《素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方书。3卷。日人曲直濑道三纂辑,曲直濑玄朔补辑。汇辑在日本广泛应用的医方并加简要解说。分感冒、伤寒、中寒、中风、中暑、中湿、霍乱、泄泻、痢疾、疟疾等48门,收正方283首,附方46首。诸方大多出自中国
病名。出《灵枢·本脏》。指咳嗽而兼见耸肩喘息等症。参见咳喘、痰饮咳嗽、息高等条。
黄疸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热邪在骨髓,而脑为髓海,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,则身体发黄,头脑痛,眉疼,名为脑黄候。”治宜石膏散等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脾气虚弱,运化失常而致血不循经的证候。《血证论》:“脾统血,血之运行上下,全赖乎脾,脾阳虚则不能统血。”主要表现为诸失血证,如皮下出血、便血、溺血,同时伴有面色淡白少华,神疲,气少,脉虚弱,指纹淡,舌
①证名。与外感发热相对而言,泛指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。宜辨虚实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阴虚生内热,……有所劳倦,形气衰少,谷气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气热,热气熏胸中,故内热。”《素问·厥论》:“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