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足太阴脾经

足太阴脾经

十二经脉之一。代号sP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。起于大指之端,循指内侧白肉际,过核骨后,上内踝前廉,上踹内,循胫骨后,交出厥阴之前,上膝股内前廉,入腹,属脾,络胃,上膈,挟咽,连舌本,散舌下;其支者,复从胃别,上膈,注心中。”本经足大趾的内侧端(隐白)起始,经核骨(第一跖趾关节)后面,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(商丘),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,再沿胫骨内缘,向上交叉浅出于足厥阴肝经的前边,经过膝关节,沿大腿内侧前边,进入腹腔,入属脾脏,联络胃府,再向上贯穿膈肌,挟食道两旁,连系舌根,散布舌下。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,通过膈肌,流注心中。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。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舌根强痛,腹胀嗳气,胃痛,呕吐心烦泄泻黄疸,身体沉重,动作不利,不能卧,膝股内侧肿、厥冷,足大趾不用等(图76)。

图76

猜你喜欢

  • 扭法

    推拿手法。用手指挟住肌肤,反复扭转,使局部皮肤呈现紫红色。多用于肩颈部和腰背部,有排除风邪的作用,本法与揪法相似,但揪法揪有转动。

  • 悬命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别名鬼禄。位于上唇系带之中点处。主治癫狂,昏迷谵语,小儿惊痫等。直刺0.1~0.2寸。

  • 鼻多涕

    病证名。鼻塞不通,而多涕液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八十:“肺开窍于鼻,肺气不和,风冷乘之,使气道遏而不通,则风冷与气上畀,蒸而为液,其液复畀于下,故令鼻多涕。”治法见涕液不收条。

  • 假油麻

    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山芝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狼咬伤

    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七。伤处多皮破肉绽、甚则筋骨撕断,出血不止,严重者可致死。轻者以干姜末或胡椒末敷伤口,重证可按金疮治之。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救治。参见金疮条。

  • 夏日沸烂疮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疿疮。见该条。

  • 史国信

    【介绍】:见史宝条。

  • 谢利恒

    【介绍】:见谢观条。

  • 牡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牡系牝字之讹,详牝疟条。

  • 寒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夫寒者阴气也。风者阳气也。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,故先寒而后热也。病以时作,名曰寒疟。”①指寒邪内伏,秋凉而发者。《证治汇补·疟疾章》:“纳凉之风寒,沐浴之水寒,先伏于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