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普济
【介绍】:
见普济条。
【介绍】:
见普济条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证候名。多由湿热壅盛、胆失疏泄所引起。症见胁下胀痛,往来寒热,口苦口干,头痛甚,或目锐眥痛,大便秘或干结,或发黄疸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《中藏经》:“胆实则热,精神不守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、“左手关上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白色液体。参见崩漏条。
出《灵枢·五味论》:“咸入于胃,其气上走中焦,注于脉,则血气走之,血与咸相得则凝,凝则胃中汁注之,注之则胃中竭,竭则咽路焦,故舌本干而善渴。”系指由咽至胃之通道,即食管。
见述古斋医书三种条。
证名。又称胃阴不足。指胃的阴液不足所出现的证候。见《类证治裁·脾胃》。多由胃热、胃火炽盛,或温热病耗伤胃阴所致。症见口干唇燥,嘈杂,干呕,饮食减少,或吞咽不利,食后胸膈不适,大便干结,舌红中心干,少苔
两侧颞部、耳前上方的头发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今五脏皆衰……故发鬓白。”
太医署教师职称。负责掌管按摩正骨专业的教授和考核,官阶为从九品下。参见太医署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黄练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近代著作,撰人及撰年均未详。本书记述猪病51种,除病名外,附有猪病图及其药物治法。内容简要,为民间兽医防治猪病的专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