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麻诱导期
详针麻诱导条。
详针麻诱导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棘针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四。指以间歇性寒战、高热、出汗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。古人观察到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。《内经》称疟、痎疟;《金匮要略》称疟病。多因风寒暑湿之邪,客于营卫所致。因体质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不远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精医学、兼通佛学(大乘),撰述有《芷园臆草》、《医种子》,辑录有《神农本经》等书。其子卢之颐,也是当地名医。他们在医学上都表现了一定佛家思想的影响。
简称五入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味所入:酸入肝,苦入心,甘入脾,辛入肺,咸入肾。”对临床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如酸入肝,肝经的病变,可选用酸味的药物治疗或作引经药。
病名。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五:“咽疮多虚火,游行无制,客于咽喉。”系咽部生疮,色红黄,状如粟米,渐布满咽喉及口,久则变为紫黑色,饮食吞咽困难,身发寒热(《重纂包氏喉证家宝》)。属风热者,治宜疏风清热,用银
即磁石。见该条。
证候名。即脾虚寒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关上脉阴虚者,足太阴经也。病苦泄注,腹满气逆,霍乱,呕吐,黄瘅心烦,不得卧,肠鸣,名曰脾虚冷也。”参见脾虚寒条。
古称日、月、星为天之三光。历代眼科对视力严重减退者,常以是否能见三光辨患眼有无光感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目不辨人物,惟睹三光。”即指视力减退至仅存光感。
医学目录学著作。2卷。清·曹禾撰于1851年。以历代名医为纲,著录医书487部。著者则简述生平事迹,医书则考证源流,提要钩玄。有《双梧书屋医书》本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