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问汗

问汗

十问之一。了解病人出汗情况,可辨别病的邪正虚实表里阴阳外感病,恶寒、发热无汗表实;发热、恶风自汗表虚;热不因汗减,为邪已入里,或为暑热湿温等证。内伤病,不热而汗自出的为自汗,多属阳虚;睡时汗出,醒即汗止的为盗汗,多属阴虚;夜间盗汗,日间自汗,多属阴阳两虚。疾病危重时,大汗淋漓,或汗出如珠,四肢厥冷,脉微细欲绝者,为绝汗;额上汗出如珠,兼见喘促,为亡阳之汗,乃阳气将脱之候。先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,乃邪正相争之象。若汗出热退、脉静,为邪去正安;汗后身凉,脉躁,为正不胜邪,急当扶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膀胱邪

    膀胱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沉者,膀胱邪干小肠也。”

  • 蜂窝发

    病名。指有头疽之严重者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九。多生于胸胁或肩后,或脊旁。因痈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,很似莲蓬头,故又有莲蓬发、莲子发之名;中期则因损害加深,部分溃脓,状似蜂窝,故名蜂窝发、蜂窝疽。治

  • 万氏家传保命歌括

    综合性医书。简称《保命歌括》。35卷。明·万全撰。前33卷介绍中风、中寒、内伤、瘟疫、气病、血病、虚损、痿痹、咳嗽、哮喘、泄泻、痢疾、疟疾等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,每门病证,万氏徵引古说结合个人见解,

  • 黄宫绣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锦芳,宜黄(属江西)人,于1750年撰有《医学求真录》16卷,未见流传。另有《脉理求真》、《本草求真》、《锦芳医案》(又名《锦芳太史医案求真初编》),均刊于1769年。黄氏的《本

  • 肺虚

    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①泛指肺之气血、阴阳不足的各种病证。多由寒温不适,病久体弱,久咳伤肺所致。症见咳嗽,气短,痰多清稀,怠倦懒言,声音低弱,怕冷,自汗;或潮热、盗汗,手足心热、失眠、午后颧红,口干

  • 太乙神针集解

    见太乙神针条。

  • 蛔虫扰胃吐

    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:“胃中有热则虫动,虫动则胃缓,胃缓则涎出”,呕恶吐涎宜乌梅丸安蛔定吐,参见虫吐条。

  • 夜合皮

    出《独行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病上取

    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气反者,……病在下,取之上。”指病证的表现、部位偏于下,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上的脏腑或体表,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。如癃闭因于中气不足者,用补中益气法;

  • 下巨虚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T39。《灵枢·本输》名巨虚下廉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名下廉。《千金要方》名下巨虚。别名下林、足下廉。属足阳明胃经。小肠之下合穴。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;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(《针灸甲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