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齿痕舌。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DU23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堂。属督脉。位于头正中线,入前发际1寸。布有额神经分支,额动、静脉分支及颞浅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头痛,目眩,目赤痛,鼻塞,鼻出血,癫狂,痫症;以及前额神经痛,
指针刺得气后,以针上下进退的快慢和用力的轻重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:“推而内之是谓补,动而伸之是谓泻。”意指插针为补,提针为泻。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提插补泻手法。以反复紧按慢提(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一方。硝石(或朴硝)六两,大黄八两,人参、甘草各二两。为细末,以陈米醋三升置铜器中,竹筋柱器中,一升作一刻,凡三升作三刻,置火上,先内大黄,常搅不息,使微沸尽一刻,乃内余药,又尽一
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即纹色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泄泻论》。指饮食过多损伤脾胃而致的晨泄。其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,腹皮扛起,痛而欲泄,泄后稍减。脉多沉滑。若为热积,脉沉数;寒积,脉沉紧。治宜消导,用加减保和丸。热积用承气汤,寒积
指肩痛连项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卷八。多由邪客经脉,或血失濡养所致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太阳之络,令人头项肩痛。”治用羌防泻白散或圣愈汤等方。参见肩痛、项痛条。若内脏病而痛引肩项者,病多危重。《素
病证名。指瞳神极度缩小者。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:“瞳人睛小如粟米名肝决。”参见瞳神缩小条。
病名。十二癥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癥瘕病诸候》:“候其人发语声嘶,中满浊而后语,乏气拖舌,语而不出,此人食结在腹,病寒,日里常水出,四体洒洒,常如发疟,饮食不能常,自闷闷而痛,此食癥病也。”《圣济总录》
即瘟疫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凡此太阴司天之政,……其病温疠大行,远近咸若。”详瘟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