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证喉痹

阴证喉痹

病名。①多由少阴素虚,寒邪直中其经所致。症见咽喉疼痛,手足厥冷身重畏寒自汗欲寐,脉沉细,腰膝酸弱等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证虽咽喉疼痛异常,却不红肿或且带白色,口不渴,喜饮滚汤不多,小便清长,或兼腹疼泄泻手足厥逆,或头痛如破,身重恶寒,或头重如压,身体痛,自汗喜睡,或微热面赤干呕厥逆,喉间清涎成流而出,脉沉微细,乃足少阴肾经中寒之重症也。由其人肾中真阴本虚,寒邪乘虚直中其经,逼其微阳上浮而为咽痛,是无阳纯阴之症,故名阴证喉痹。”治宜温散寒。用四逆汤理中丸肾气丸等加减。②《喉科心法》把气虚喉痛血虚喉痛阴虚喉痛、痨嗽咽喉痛、咽喉痛失音等总称为阴证喉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蜒蚰蠃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蜗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病名。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又名疝气、横痃、膀胱小肠气、贼风入腹、小肠气、膀胱气、奔豚气、蟠肠气、肾系阴肿等。历代论疝,包括多种病证,范围较广。《诸病源候论》有五疝记载,《素问》、《儒门事亲》、《疡医

  • 千金磁朱丸

    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。即神曲丸第一方,见神曲丸条。

  • 血积

    九积之一。指瘀血凝结成积者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三。《金匮翼·积聚统论》:“血积,痛有定处,遇夜则甚,其脉芤濇。……跌扑努力者,多有此症。或忧怒伤其内,风寒袭于外,气逆血寒,凝结成积。内经云卒然外中于寒,

  • 暴病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
  • 胎疟

    出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疟。详该条。

  • 湿疸

   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。指黄疸之湿重于热者。其症色黄而晦,一身尽疼,四肢沉重,不欲饮水,小便不利,发热等。治宜化湿利冰,如茵陈五苓散、除湿丹之类。如湿疸七八日后壮热,热在里,有血

  • 油患子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伤寒家秘的本

    见伤寒六书条。

  • 足窍阴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44。《灵枢·本输》原名窍阴,《圣济总录》名足窍阴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井(金)穴。位于第四趾外侧,趾甲角旁约0.1寸处。布有趾背神经,趾背动、静脉和趾底动、静脉形成的动、静脉网。主治偏头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