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,为铁仔之别名。②见《江西草药》,为鹿茸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备急灸法条。
参见肘后备急方条。
病名。见《医碥·淋》。多由痰气郁结,湿痰渗注而成。用七气汤、青州白丸子、渗湿汤等方。如因膏粱太过,食积成痰,流注成淋者,宜尿浸山楂、川连、丹皮、海浮石、玄明粉之类。参见淋条。
即枕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病证名。系指由伤寒邪客于肺系,肺气壅塞所致之失声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八:“邪客于肺,肺主声,而通于气,今外邪与真气相搏,真气虚而邪气胜,故声为之不通也。”治宜散寒祛邪。若症见恶寒、发热,无汗者可选用九味
指肾。肾藏元阴与元阳,故称。参肾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卷下。肝风热邪生翳膜,其邪气未除,红丝涩痛,翳较浮嫩者属热翳。参见翳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诊法术语。即失神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