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①胀病之一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肝胀者,胁下满而痛引小腹。”《医醇賸义·胀》:“寒气上逆,则两气相积,而肝木怒张,胁下乃肝木之本位,痛引小腹,则壅极而决矣。当疏肝化浊,青阳汤主之。”《金匮翼·胀
养生及气功学专著。明初冷谦编撰。书分四时调摄、起居调摄、延年六字总诀、四季却病歌、长生一十六字诀,十六段锦法、八段锦法、导引却病歌诀、却病八则等编。导引吐纳等多种功法均收在内。
见洗冤集录条。
见《河北药材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。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,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,水入即吐,此邪入膀胱,是为犯本。
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九。即肺气盛。《灵枢·本神》:“肺气虚,则鼻塞不利,少气;实则喘喝,胸盈仰息。”详肺气盛条。
①《灵枢经·痈疽篇》方。猪脂。炼净,冷食。治猛疽,痈发于嗌中。②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当归半斤,猪脂、白蜜各一斤。先以当归浓煎取汁,与炼过猪脂同熬,去水气,入白蜜再熬少顷,滤净收贮,不时挑
食物本草著作。8卷。元·吴瑞著。撰于1329年。类列各种食物计540余种,分为米、谷、菜、果、禽、兽、鱼、虫共八门。所谓日用本草,也就是日常所饮食者,即食物本草。正如李汛在序文上所说:“夫本草曰日用本
阐明气血关系的一种理论。唐容川《血证论》指出血是气的物质基础或依附的根据,血虚则气少,血竭则气脱,血瘀则气滞。治疗上,补气常结合养血,行气通经还须散瘀活血,就是这种理论的运用。
【介绍】:明医官。贯里不详。宪宗时任太医院院使,因投剂乖方,致损宪宗,遭大臣参劾,降为承德郎太医院院判。弘治六年(1493)因弹劾王恕又降为御医。公元1503年奉孝宗命任总裁修本草,两年后成《本草品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