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即瘛疭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香加皮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许逊条。
疮疡诊法之一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。根据疮疡所患部位及经络在人体的循行分布,以推断疮疡属何经络,以便分经用药。如阳明经多气多血,疮生手、足阳明经部位,则易收口;太阳、厥阴经多血少气,疮生手、足太阳经和厥阴
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。
病名。又称翻胃、胃反。①指食下良久复出,或隔宿吐出者。《医贯》:“饮食倍常,尽入于胃矣,但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或一两时而吐,或积至一日一夜,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,原物酸臭不化,此已入胃而反出,故曰翻胃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。指膈以上蕴热所致的衄血。《证治要诀·诸血门》:“上膈极热而衄者,金沸草散去麻黄、半夏,加茅花如荆芥数。”《张氏医通·衄血》:“六脉俱大,按之空虚,心动面赤,善惊上热,乃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《济生方·咳嗽》:“经云: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。由是观之,皮毛始受邪气,邪气先从其合,然后传为五脏六腑之咳,外则六淫所伤,内则七情所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
即进针。《难经·七十难》:“初下针沉之,至肝肾之部,得气引持之。”见进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