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黑骨温

黑骨温

古病名。指发于冬季的一种疫病。见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五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疫论》:“夫疫病者……冬时应寒,而暖气折之,则责邪在肾,病曰黑骨温。”其症“里热外寒,意欲守火,而反引饮,腰痛欲折,或胸胁切痛,类如刀刺,不得转动,热彭彭,服冷多,则洞泻。”治宜清热解肌,或温肾散寒。选用苦参石膏汤知母解肌汤或治黑骨温等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屋漏脉

    七怪脉之一。脉搏很久才跳动一次,且间歇时间不匀,如屋漏滴水之状。

  • 甘寒生津

    润燥法之一。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。适用于津液不足等证。如热性病里热盛,损伤胃的津液,症见发热、口中燥渴,或吐粘滞白沫,或噎膈反胃,治宜生津养胃,可用麦门冬汤。如胃阴伤较重的,用益胃散。

  • 厥阳

    ①厥,孤绝。厥阳指阴虚阳亢,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。”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飞扬。见该条。

  • 产后汗雨不止

    病证名。出清·徐大椿《女科指要》。多因产后心肾气虚,身体大虚,不能统摄津液所致。证见汗出如雨。治宜养心益肾。方用人参枣仁汤(人参、枣仁、五味子、茯神、归身、草灰、萸肉、乌梅)加牡蛎散治之。

  • 泥菖蒲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水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濡泄

    病名。指湿盛伤脾的泄泻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又称濡泻,湿泻、洞泄、脾虚泄。《卫生宝鉴·泄痢门》:“内经云:湿胜则濡泄。……夫脾为五脏之至阴,其性恶寒湿。今寒湿之气,内客于脾,故不能裨助胃气,腐熟水

  • 颐生微论

    见删补颐生微论条。

  • 虚劳失精

    遗精的一种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失精候》:“肾气虚损,不能藏精,故精漏失。”可伴小腹弦急,阴头寒,目眩,目眶痛,发落,或有虚烦,心悸,脉数而散,或芤迟,或芤动微紧。治宜益阳固精。用黄芪散、龙骨散、桂枝龙

  • 黄瓜菜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脉孤

    脉象。脉来但弦、钩、毛、石,缺乏胃气,为阳气消散之象。《素问·玉版论》:“脉孤为消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