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指一种食后即饥,胃脘疼痛的疝气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阴气在内,寒气客于足阳明、手少阴之络,令食竟必饥,心为之痛。故谓之饥疝。”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》卷二十七。即加味肾气丸,见该条。
书名。1卷(一作五卷)。唐·杨玄操注。杨氏在吴·吕广所注《难经》的基础上予以补订注释。原书已佚,但书中内容大部保留于《难经集注》中。
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八十五。即小儿龟头赤肿而痛。多由风热湿毒郁结所致。治宜内服通心饮(木通、连翘、瞿麦、栀子仁、黄芩、甘草),外用土牛膝、泽兰煎水洗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。用药膏涂擦体表的一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,具有按摩和药物的综合作用。例如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,用祛风药或抑制霉菌药加酒调成稠厚的膏,用布蘸膏摩擦局部。在武
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即咳嗽兼气喘之症。又名咳逆上气。参见肩息咳、咳逆上气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指掌》《喉科秘旨》卷上:“帘珠喉,满喉如白纲油状,两边微肿,根有白点,带红色,小舌红肿,咽水大痛。……治宜清火。”用六味汤加盐水炒黄柏等。
证名。感受风邪而致的四肢拘挛症状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夫小儿肌肉嫩弱,易于伤风。风冷中于肌腠,入于经络,搏于筋脉,筋脉得冷则急,故四肢拘挛也。”治宜温经疏风之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