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典籍>儿科要略>第四节 疝气偏坠

《儿科要略》第四节 疝气偏坠·

甲、概况 小儿疝气,多由先天所致,后天则或感寒湿,或伤生冷,亦间有之。此证多脐下绞痛,或阴核肿大,或 偏一边而坠下,引痛则啼哭不止,颇为受累。若任其迁延,往往至长成病,至阴囊肿 大,数倍于寻常,而顽木不痛者,则成为终身痼疾,无法治疗矣。

乙、治法 疝气初起,头疼身热,或恶寒状热者,宜参苏饮加木香;脐下绞痛者,宜茱萸内消丸;阴核肿大而成疝 者,宜桂枝汤加细辛当归木香、蝎尾;睾丸偏一边而坠下,宜用四黄散烧存性,研为细末,雄猪胆汁调敷 之,或用灸法,于茎下肾囊前中间弦子上,灸之七壮,颇较服药为效也。

附方

(一)茱萸内消丸 治小儿阴 偏大,上攻脐腹 痛,阴囊肿胀,或生疮疡,时出黄水。吴茱萸食茱萸(各五钱)山茱萸桔梗青皮(各一两)川楝子( 一两五钱)大腹皮五味子海藻延胡索(各一两二钱五分)木香(七钱 五分)茴香桂心川乌桃仁(各五钱)

共研细末,为丸如麻子大,每服三十丸。

(二)桂枝汤 见第四章第四节。

(三)四黄散 外用。治小儿疝气,睾丸偏坠。黄连黄芩大黄黄柏(各二钱)

烧存性为极细末。

(四)参苏饮 见第五章第二节。

(五)包敷法 外用。治寒热疼痛,欲成囊痈者。

地骨皮生姜(各四两)

共捣如泥,用绢包于囊上,其痒异常,一夕即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