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典籍>伤寒论纲目>卷五

《伤寒论纲目》卷五·

[卷五] 痉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发汗太多。因致痉。脉沉而细。身热足寒。头项强急。恶寒。时头热。

面赤。目脉赤。独头面摇。卒口噤。背反张者。痉病也。

【目】徐彬曰。痉病。概为风寒湿所中。然原其因。多由亡血。筋无所荣。邪得以袭之。故仲景原痉病之由。而曰太阳病果寒多。本宜发汗。太多则血伤。不能荣筋而成痉也。古人以强直为痉。外症与伤寒相类。

但其脉沉迟弦细。而项背反张。强硬如发痫为异耳。仲景既以无汗有汗。分辨刚柔。此则以脉沉细为辨。谓太阳病发热。是表中风矣。复加以湿。缠绵经中。

内挟寒气。今筋脉抽急而项背强直。脉反沉细。沉细者寒湿用事。邪欲侵阴之象也。于是项背强直。故名痉。痉脉本伏。弦细则元气惫。即难治。中风症。多角弓反张类痉者。但中风强直。其先必无太阳形症。脉亦必浮大而非沉细弦迟。故内经曰。诸暴强直。皆属于风。但阳主动。阴主静。是当以强直而安静主湿。强直而搐搦主风。此治中风辨法也。千金谓湿病热入肾中亦为痉。小儿痫症热盛亦为痉。亦中风类也。前人云。伤寒痉症有五。皆属太阳。若头低视下。手足牵引。肘膝相搐。阳明痉也。若一目或左或右。并一手一足搐搦者。少阳痉也。太阳固属风寒。阳明少阳亦风火热之内作。中风类也。皆当兼养阴清热为治。

若此所论痉。虽外感风寒湿不同。然由亡阳筋燥则一矣。如无汗反恶寒为刚痉。有汗不恶寒为柔痉。此辨症之法。非痉家本症也。此乃举痉症之最备者。

以详病时之形状。且言治之不得过汗。而脉有常体也。身热。太阳表邪本盛。乃因血液衰少。寒邪复挟湿抟结。卫中阳气不下。而寒湿随太阳经下项。稍侵阳明而颈项强急。真阳不达于表而恶寒。于是太阳经无非寒热。而格热于上。为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。太阳主开。寒湿抟之。开阖不利。不能发声。而卒口噤。液衰邪盛。筋失所养。

失养而背反张。此痉病本然之形症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发热无汗。反恶寒者。名曰刚痉。太阳病。汗出不恶寒者。名曰柔痉。

【目】李曰。太阳病。纯伤风。纯伤寒。则不发痉。惟先伤风而又感寒。先伤风而又感湿。

过汗俱能发痉。重发太阳汗。大发湿家汗。皆能发痉。外症寒热类伤寒。但脉沉迟弦细。摇头露眼口噤。手足搐搦。项强背反张。如发痫。终日不醒为异。风性劲为刚痉。因重感寒或冷。故无汗。

宜葛根汤加羌独活、防风。湿性缓为柔痉。因先伤风。故有汗。宜桂枝汤加花粉、葛根。其或痰塞气盛。则茯苓、星、夏以消痰。枳实、陈皮、紫苏以顺气。痰消气盛。然后分刚柔治之。通用小续命汤。有热去附子。自汗去麻黄。刚痉二三日。仰面壮热。胸满如结胸状。便闭。脚蜷。卧不着席者。大承气汤下之。轻者败毒散、小柴胡汤。柔痉二三日不瘥。汗多厥冷。筋脉拘急者。附子防风汤。时发时止。危者附术散。又有刚柔不分之痉。身热谵语似刚。微厥便滑似柔。宜小续命汤加生附子。有汗下后。乍静乍躁。偏左眼左手足牵搦者。少阳痉也。小柴胡加防风。又虚血之人。及产后伤风过汗。破伤风症发痉。俱不可纯作风治。四物汤加防风。或八物汤去茯苓。加羌、防、黄救之。凡痉脉如雨溅出指外者。立死。又戴眼反折。螈。汗出如珠。或反张离席一掌许。小儿离席二指许者。无不死。

徐彬曰。此二条即辨寒伤营风伤卫法也。取以为痉病刚柔之别。盖痉即。强直之谓也。痉病必有背项强直等的症。但治痉病。刚柔之辨。最为吃紧。故特首拈无汗反恶寒为刚。有汗不恶寒为柔。以示辨症之要领。谓发热无汗恶寒。本伤寒家症。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。乃卫阳与肾中真阳。

气本相通。今太阳经寒湿相抟。而气侵少阴。真阳不达。故反恶寒也。寒性劲切。故曰刚。有汗不恶寒。本伤风而并阳明症。若痉而项强背直者见之。是太阳阳明伤湿而兼风。非寒邪内侵之比也。风性温和。故曰柔。非止项强。而身体则软。为柔痉也。栝蒌桂枝汤。

乃治柔痉主方也。

李中梓曰。此太阳中风。重感寒湿而致也。仰面开目为阳。合面闭目为阴。燥渴为阳。口中和为阴。脉浮紧数为阳。沉细涩为阴。阳痉易治。阴痉难治。通用小续命汤。阳痉去附子。阴痉去麻黄。

柯琴曰。此以表气虚实分刚柔。原其本而名之也。亦可以知其人初病之轻重。禀气之强弱而施治矣。金匮用葛根汤。则谬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疮家身虽疼。不可发汗。汗出则痉。

【目】徐彬曰。疮家血本虚燥。以疼痛为风而发其汗。则液亡筋燥而不能和调。乃亦为痉。虽汗下后。或有邪乘。然总以阴虚液脱为主。故特详其致痉之因如此。

鳌按。疮家病。与风寒不同。风寒外症。必头项痛。身腰痛。骨节痛。非痛偏一处。风寒内症。

必呕逆。或干呕。不得饮食。故发热恶寒。虽亦相同。而辨其内外症。则可知彼此之异。不得误认痈脓为风寒而错治矣。

此仲景借疮家以明治伤寒之法当发汗。非论伤寒而杂及疮家也。其旨当明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无汗。而小便反少。气上冲胸。口噤不得语。欲作刚痉。葛根汤主之。

【目】徐彬曰。刚痉之背项强直。而无汗发热。又反恶寒。原属寒湿居中。阴阳两伤之象。有如发热而太阳病矣。无汗乃寒伤营本症也。此时邪尚在表。不在里。而小便反少。气上冲胸。明是太阳随经之邪。自腑侵脏。动其冲气。且口噤不语。是太阳主开而反阖。声不得发。则阴阳两伤。

势必强直恶寒。所不待言。故曰欲作。药用桂枝全方加葛根、麻黄。风寒兼治也。然足阳明脉起于鼻交中。旁纳太阳之脉。故自太阳而侵及阳明。势将头项强不已。而渐胸满。特以葛根主之。以杜兼并之势。为无汗刚痉主方。且桂枝原能治冲气也。

李中梓曰。阴痉厥逆筋脉拘急汗多。宜桂心白术散。闭目合眼。附子防风散。胸满口噤。卧不着席。切牙挛急。大承气汤。头项强。小腹满。小便不利。五苓散。风盛血燥。防风当归汤。

[卷五] 螈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脉阴阳俱浮。自汗。身重。多眠。鼻鼾。语言难出。不可下。不可火。

若被火者。微则发黄。剧则惊痫螈。

【目】吴绶曰。夫螈者。一伸一缩。手足相引。搐搦不已。大抵与婴儿发搐相似。古人以此症多属于风。风主动摇也。骆龙吉言心主脉。肝主筋。心属火。肝属木。火主热。木主风。风火相扇。则为螈也。若不因汗下所生者。当平肝木。降心火。佐以和血脉之剂。如羌、防、柴、芍、芎、归、芩、连、生地、天麻之类。若兼有痰。必加竹沥、星、夏。如风邪内煽。加全蝎、僵蚕。

若伤寒曾经汗下后。多所传变而得。为病势已过。多难治也。盖因虚极生风所致。须用小续命汤或大建中汤加减一二味主之。凡伤寒汗出露风。则汗不通流。遂变筋脉挛急。手足搐搦。宜牛蒡根。

如本条。由风温被火。宜葳蕤汤。若螈戴眼反折。绝汗乃出。大如贯珠。着身不流者。此太阳终也。不可治。又有四肢习。动而不止。似螈而无力抽搐者。此为肝绝。盖汗下后变生此症者多死。

凡用小续命汤。有汗去麻黄。无汗去黄芩。要在通变而已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风湿为病。脉阴阳俱浮。自汗出。身重。多眠睡。鼻息必鼾。语言难出。若被下者。小便不利。直视失溲。若被火者。微发黄色。剧则如惊痫。时螈。

【目】成无己曰。螈者筋脉急也。者筋脉缓也。急则引而缩。缓则纵而伸。或缩或伸。动而不止者。名曰螈。俗谓之搐搦是也。内经以螈为契合之契。为放纵之纵。以急为螈。以缓为。

理至明矣。螈者。风疾也。而癫痫则螈焉。伤寒螈者。邪实气极也。热盛则风抟并经络。

风主动。故四肢螈而不宁也。风湿被火而螈。言热气之剧盛也。伤寒至于发螈。病势已过矣。内经曰。太阳终者。戴眼反折螈。绝汗乃出。大如贯珠。着身不流。是见其螈为已过之疾也。螈之症虽剧。若能以祛风涤热之剂折其大势。则亦有生者。若妄灼灸。或与发表之药。必死。经曰。一逆尚引日。再逆促命期。

鳌按。此乃风热甚之病。宜祛风散热为主。然或有一二可生耳。非谓其必生也。

[卷五] 不仁

【纲】仲景曰。脉浮而洪。身汗如油。喘而不休。水浆不下。形体不仁。乍静乍乱。此为命绝也。

【目】张云岐曰。不仁。谓不柔和。痛痒不知。任其屈伸。灸刺亦不知。是谓不仁也。由邪气壅盛。正气为邪气所闭。伏郁而不发。血气虚少。不能通行故也。内经曰。荣气虚则不仁。针经曰。卫气不行则为不仁。经曰。营卫不能相将。三焦无所仰。身体痹不仁。即此知营卫血气虚少。

不能通行为不仁。明矣。又谓诸乘寒者则为厥。郁冒不仁。言此厥者。是正气为寒气所乘而为厥气。

非四肢逆冷之厥也。何也。郁冒为昏冒。不仁为不知痛痒。是为尸厥。经曰。少阴脉不至。肾气微。少精血。奔气促逼。上入胸膈。宗气反聚。血结心下。阳气退下。热归阴股。与阴相动。令身不仁。此为尸厥。其乘寒之厥。郁冒不仁者。即此可知矣。昔越人入虢。诊太子为尸厥。以郁冒不仁为可治。刺之而得痊。实神医也。若如本条命绝。虽越人其能救之耶。

陶华曰。螈则急而缩。则缓而伸。热则生风。风主乎动。故筋脉相引而伸缩。伤寒至此死症也。能去风涤热治之。幸有生者。治法与痉病略同。不仁。谓不柔和。诸虚乘寒。为郁冒不仁。血气虚弱。不能周流一身。于是正气为邪气所伏。故肢体顽麻不仁。厥如死尸。用麻桂合半汤。不愈。

补中益气汤入姜汁。

李中梓曰。螈者。或缩或伸。动而不定。汗出时盖覆不周。腰背手足搐搦。牛蒡根汤。脉浮数有风热。防风通圣散。血不养筋。大秦艽汤。

[卷五] 发黄

【纲】仲景曰。病发于阳。而反下之。热入。因作结胸。但头汗出。余处无汗。至颈而还。小便不利。身必发黄也。伤寒瘀热在里。身必发黄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头汗出而身发黄者。茵陈蒿汤十分。五苓散五分。拌和。每服一钱。水下。日三服。

张云岐曰。寒气侵人。人即发热以拒之。是为发阳。助阳散寒。一汗而寒热解矣。不汗而反下。

故热内陷而成结胸。炎上而但头有汗。且小便不利。致湿热内蒸。黄色外见也。解表清火利水。

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剂而三善备。且以见太阳发热之治。与阳明迥别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身黄。脉沉结。少腹硬。小便不利者。为无血也。小便自利。其人如狂者。血结症也。抵当汤主之。

【目】朱震亨曰。寒热在里不散。热蓄于脾胃。腠理不开。瘀热与宿谷相薄。郁蒸不消化。故发黄。发黄与瘀血外症及脉俱相似。但小便不利为发黄。小便自利为瘀血。要之发黄之人。心脾蕴积。

发热引饮。脉必浮滑而紧数。若瘀血症即如狂。大便必硬。此异耳。

楼全善曰。此蓄血在下焦而发黄者也。

柯琴曰。太阳病发黄与狂。有气血之分。小便不利而发黄者。病在气分。麻黄连翘赤小豆症也。

小便自利而如狂。病在血分。抵当汤症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中风。以火劫发汗。邪风被火热。血气流溢。失其常度。两阳相熏灼。

身体则枯燥。但头汗出。齐颈而还。其身发黄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病患服汤。得小便利。如皂荚汁赤。一宿腹减。则黄从小便中出也。古人云。治湿不利小便。非其治也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、栀子柏皮汤。可选用之。

陶华曰。内经云。湿热相交。民多病瘅。发黄是也。谓单阳而无阴也。太阴脾土为湿热所蒸。

色见于外。曰发黄。湿胜则如熏黄而晦。热胜则如橘黄而明。伤寒至于发黄。热势已极。且如蓄血。

大抵相类。设或寸口无脉。鼻出冷气。与夫形如烟熏。摇头直视。环口黧黑。举体发黄。是皆真脏气绝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脉浮而动数。浮则为风。数则为热。动则为痛。数则为虚。头痛发热。

微盗汗出。而反恶寒者。表未解也。医反下之。动数变迟。膈内拒痛。胃中空虚。客气动膈。短气烦躁。心中懊。阳气内陷。心下因硬。则为结胸。大陷胸汤主之。若不结胸。但头汗出。余无汗。齐颈而还。小便不利。身必发黄也。

【目】方中行曰。此条本言结胸之症。叙其由。绘其状。而明其治也。若不结胸以下。乃就变症之轻者言之。但头汗出者。乃诸阳之本。阳健故汗出也。余无汗者。阴脉上不过颈也。小便不利者。

阳不下通。阴不任事。化不行而湿停也。湿停不行。必更渗土而入胃。胃土本湿。得渗则盛。既盛且停。热气郁蒸。发为身黄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伤寒发汗已。身目为黄。所以然者。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。以为不可下也。于寒湿中求之。

【目】魏荔彤曰。伤寒发汗。已得治而表邪可愈矣。何以身目为黄。知非寒邪在表为患。而外感寒邪挟在里之湿邪为患也。故仲师明示以寒湿在里不解之故。见人当于里求治也。喻氏以里为躯壳之里。与脏腑无涉。盖此症非在表。亦非在里。特在表之里。而不在脏腑之里。故仲师又以为里而不可下也。于寒湿中求之。不出方者。方不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、茵陈蒿汤、栀子柏皮汤。可选用也。夫寒湿俱阴邪。二阴相搏于里。何以不发青白色。而成黄色。则寒邪郁而变为热邪。合之湿邪相蒸而见于外也。故总无治寒之药。学人详焉。

陶华曰。湿家之为病。一身尽痛。发热身虽似熏黄。小便不利。五苓散。小便自利。术附汤。

身头痛。麻黄汤加苍术。脉浮身重汗出恶风。防己黄汤。初发黄。以瓜蒂末。口噙水。搐鼻中。黄水出愈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伤寒六七日。身黄如橘子色。小便不利。腹微满者。茵陈蒿汤主之。伤寒身黄发热者。栀子柏皮汤主之。

【目】喻昌曰。黄色鲜明。其为三阳之热邪无疑。小便不利腹微满。乃湿家之本症。不得因此指为伤寒之里症也。方用大黄佐茵陈、栀子。建中驱湿除热之功。以利小便。非用下也。热已发出于外。自与内瘀不同。

正当随热势清解其黄。使不留于肌表间也。前条热瘀。故用麻黄。此条发热。反不用麻黄者。盖寒湿之症难于得热。热则其势外出而不内入矣。所谓于寒湿中求之。不尽泥伤寒定法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风湿为病。脉阴阳俱浮。若被火者。微发黄色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中湿一身尽痛。发热身黄小便不利。病患中湿。因而伤风。风湿相搏。一身痛重。是名中湿。亦当于风湿中求之。

李中梓曰。小便不利。四肢沉重。似疟。若不饮而发黄。茵陈五苓散。伤寒脉虚。小便如常。

变为阴黄。理中加茵陈汤。如下之太过。脾虚津竭。饮水自伤。此阴湿变黄。茵陈茯苓汤、茵陈四逆汤。

鳌按。风湿相抟于内而以火劫之。受火气之轻者。湿不得越。必因热而发黄。

[卷五] 如疟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得之八九日。如疟状。发热恶寒。热多寒少。其人不呕。圊便欲自可。

一日二三度发。脉微缓者。为欲愈也。桂枝麻黄合半汤。

【目】杨士瀛曰。疟状作止有时。非若寒热往来或疏或数。而作止无定时也。凡感冒之人。忽觉毛寒股栗。筋节拘挛。百骸鼓撼。呕不欲食。其寒不可御。未几即转而发热者。此即温疟。不必谓如疟。脉自弦。或洪数。或紧实。或虚缓。或刮涩。皆为疟状。但以外症别之。用药固有本条小柴胡汤。如加减法。亦是活法。然血虚能生寒热。败血亦作寒热。阴阳相胜。一症虽各有一方。皆当以川芎为佐。

柯琴曰。寒热如疟。是虚实互有之症。太阳以阳为主。热多寒少。是主胜客负。有将解之兆矣。不呕。胃无邪。圊便。胃不实。脉微缓。有胃气。应不转属阳明。一日二三度发。是邪无可容之地。正胜邪却。可勿药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服桂枝汤。大汗出。脉洪大者。与桂枝汤如前法。若形如疟。日再发者。汗出必解。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。

【目】魏荔彤曰。与桂枝汤如前法者。仍是太阳风伤卫所用之桂枝汤。如前法者。仍是服桂枝汤。啜热粥。勿令大汗出如水流漓之法。何必另求深文耶。盖初为风多寒少之症。而脉见微弱。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。今寒去风留。而脉见洪大。类于浮缓之象。故独用桂枝汤。桂枝升阳固卫而解肌。既无碍于脉之浮大。且能护救阳之虚浮。岂非恰合之剂。仍自始终不悖哉。然病机不一。或者其人服桂枝二越婢一汤。而大汗不出。但形如疟。日再发者。此即上条如疟状之谓也。方喻俱言少有之寒邪。持多有之风邪。欲出不能出者是也。又变一法。用桂枝二麻黄一汤。倍桂枝以治风多。

少麻黄以治寒少。又一方两治。而不失轻重之分者也。

陶华曰。妇人热入血室。其血必结。亦如疟状。小柴胡汤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病患烦热。汗出则解。又如疟状。日晡所发热者。属阳明也。脉实者。宜下之。

脉虚浮者。宜发汗。下之宜大承气汤。发汗宜桂枝汤。

【目】王肯堂曰。虽得阳明症。未可便为里实。审看脉候。以别内外。其脉实者。热已入腑。

故可下。其脉浮虚者。是热未入腑。犹在于表也。可发汗。

柯琴曰。烦热自汗。似桂枝症。寒热如疟。似柴胡症。然日晡潮热。则属阳明。而脉已沉实。

确为可下。是承气主症主脉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妇人中风。七八日。续得寒热。发作有时。经水适断者。此为热入血室。其血必结。故使如疟状。发作有时。小柴胡汤主之。

【目】庞安常曰。经水适断于寒热时。是不当止而止也。必其月事下而血室虚。热邪乘虚而入。

其余血之未下者。干结于内。故适断耳。用小柴胡和之。使结血散。则其寒热自除而愈矣。

鳌按。上条。本阳明症。此条。又少阳症。下条。又厥阴症。以其如疟。故类书于此。若少阳乘阴。热多寒少而尺脉迟者。亦往往作如疟状。先以黄建中汤养其营卫。待脉不迟。却以小柴胡和之。凡少阳症中。往来寒热。休作有时者。多半是如疟之状。仲景虽未言。学人以意会之可耳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厥阴病。脉浮缓。囊不缩。必发热恶寒。似疟。为欲愈。桂枝麻黄合半汤。

【目】楼全善曰。病虽厥阴。而脉见浮缓。则邪有欲出之势。故寒热交作如疟而愈也。

[卷五] 鼻衄

【纲】仲景曰。伤寒不大便。六七日。头痛有热者。与小承气汤。其大便圊者。知不在里。仍在表也。当须发汗。若头痛者。必衄。宜桂枝汤。伤寒脉浮紧者。麻黄汤主之。不发汗。因致衄。

【目】成无己曰。病源云。心主血。肝藏血。肺主气。开窍于鼻。血得热则散。随气上从鼻中出。

则为衄。是杂病衄者。责在里热也。如仲景此二条之论。知伤寒衄者。责其表分热故也。

戴原礼曰。古论鼻衄属太阳经。风寒皆有之。既衄而表症仍在。于寒。当用麻黄汤。于风。当用桂枝汤。且谓发烦目瞑。是太阳侵入阳明。汗下俱难。若衄已而热不退者。惟升麻葛根汤、败毒散、阳旦汤为妥。衄而烦渴。饮则吐水。先服五苓散。次服竹叶石膏汤。大衄不止。茅花汤。或黄芩芍药汤加茅花一撮。

柯琴曰。此辨太阳阳明法也。太阳主表。头痛为主。阳明主里。不大便为主。然阳明亦有头痛者。浊气上冲也。太阳亦有不大便者。阳气太重也。头痛必衄者。阳邪盛于阳位。阳络受伤。故必衄也。衄乃解矣。宜桂枝句。直接发汗来。不是用桂枝止衄。亦非用在已衄后也。(此旨要明)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脉浮紧。无汗。发热。身疼痛。八九日不解。表病仍在。当发其汗。

麻黄汤主之。服药已。微除。其人发烦。目瞑。剧者必衄。衄乃解。所以然者。阳气重故也。阳盛则欲衄。阴虚则小便难。言衄为经中阳盛也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伤寒衄血者。乃解。盖阳气重故也。仲景所谓阳盛则欲衄。若脉浮紧无汗。服麻黄汤不中病。其人发烦目瞑。剧者必衄。小衄而脉尚浮紧者。宜再与麻黄汤也。衄后。脉已微者。

不可行麻黄汤也。若脉浮自汗。服桂枝汤不中病。桂枝症尚在。必头疼甚而致衄。小衄而脉尚浮者。

宜再与桂枝也。衄后。脉已微者。不可行桂枝也。大抵伤寒衄血。不可发汗者。为脉微故也。治法。衄家不可发汗。汗出额上陷。脉紧急。直视不能。不得眠。

然而无汗而衄。脉尚浮紧者。再与麻黄汤。有汗而衄。脉尚浮缓者。再与桂枝汤。脉已微者。黄芩芍药汤、犀角地黄汤。

张元素曰。或谓经言衄家不可发汗。汗必额上陷。今衄血之症。皆缀麻黄于其下。何也。夫太阳脉浮紧。发热无汗。

自汗者愈。此一定之论也。何故复用麻黄汗之。仲景岂有前后相反之理哉。然本条麻黄汤主之五字。合当用于当发汗之下。盖以汗之文法。用药诸方。皆赘于外条之末。且如大青龙汤症。既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。不可服。服之厥逆。筋惕肉。此为逆也。又以大青龙汤主之。皆此例。

鳌按。柯氏引黄氏将真武汤改正大青龙汤之谬。已详在前。

王好古曰。仲景言衄家不可发汗者。盖为脉微也。若浮紧者。麻黄汤。浮缓者。桂枝汤。脉已微。二药不可用。犀角地黄汤主之。

韩祗和曰。千金翼云。吐血有三种。一曰肺疽。二曰伤胃。三曰内衄。既吐血家谓之内衄。则鼻中出血。可谓之外衄。是经络之血妄行也。经络热盛。阳气拥重。迫血妄行。上出于鼻。则为衄。

柯琴曰。血之与汗。异名同类。不得汗。必得血。不从汗解而从衄解。此与热结膀胱血自下者。

同一局也。太阳脉从目内络阳明脉于鼻。鼻者。阳也。血虽阴。从阳气而升。则从阳窍而出。

故阳盛则衄。汗者。心之液。是血之变见于皮毛者也。寒邪外敛。腠理不开。阳气内扰。迫血妄行。

假道肺窍。故称红汗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衄家不可发汗。汗出必额上陷。脉急紧。目直视。不能。不得眠。

【目】成无己曰。衄家虽为邪热在经。而又不可发汗如此。前用桂枝麻黄者。非治衄。用以发散经中邪气也。若邪不得散。拥盛于里。逼迫于血。因而致衄。即不可用此二汤以治衄矣。

吴绶曰。凡吐血衄血。无表症。脉不浮紧者。不可发汗也。东垣云。脉微者。宜黄芩芍药汤。

脉滑数者。犀角地黄汤。热甚血不止者。河间地黄汤、古方四生丸。血虚者。东垣麦门冬饮子、三黄补血汤。若不止者。活人茜根散、茅花汤主之也。以上皆治吐衄之良方。但在出入通变耳。大抵吐衄。脉滑小者生。脉实大者死。吐衄后。脉微者易治。若热反盛。脉反急数者。死也。若衄而头汗出。或身有汗不至足者。难治。凡血得热则行。得冷则凝。见黑则止。所以犀角地黄汤中加好京墨汁一二匙。搅药令黑。最效也。

张介宾曰。杂病衄血。积热在里。伤寒衄血。积热在表。论曰。伤寒小便清者。知不在里。仍在表也。当发其汗。若头痛者必衄。宜桂枝汤。曰。伤寒脉浮紧。不发汗。因致衄者。麻黄汤主之。

此以伤寒之衄为其热不在里而在表也。然论又曰。衄家不可发汗。而何以复用桂枝麻黄等汤。盖衄由乎阴者。以阴虚火动也。故不宜再汗以亡阴。衄由乎阳者。以表邪未解。故当用桂枝麻黄以发散。

论又曰。太阳病。脉浮紧。发热身无汗。自衄者愈。此以表邪欲解。不从汗而从血。所以衄后当愈也。由此观之。则有因衄而愈者。以经通而解散也。有治衄仍当发散者。以邪之将解未解而因散其余邪也。若寒气不甚。而用麻黄桂枝。似属太刚。易以柴、葛之类可也。

柯琴曰。已脱血而复汗之。津液枯竭。故脉急紧而目直视。亦心肾俱绝矣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脉浮紧。发热身无汗。自衄者愈。

【目】成无己曰。此经中之邪。已随而散解。故愈。故知衄者。不待麻黄、桂枝发散者也。

陶华曰。衄血固为欲解。若衄不止而头汗出。其身无汗。乃发热汗不至足者。亦为恶候。当明辨之。

李中梓曰。血紫黑成块。脉迟细。口不渴。小便清。理中汤加丹皮。汗后热退。鼻血不止。新汲水浸草纸数层。贴项上。及项脊温则易。必止。

鳌按。李氏草纸外治法。施之杂病则稳妥。若治伤寒。还宜酌量。

[卷五] 鼻鼾鼻鸣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中风。阳浮阴弱。阳浮热自发。阴弱汗自出。啬啬恶寒。淅淅恶风。翕翕发热。鼻鸣干呕者。桂枝汤。发汗已。身犹灼热。脉浮自汗。身重多眠。鼻鼾。语言难出。不可下。

不可火。

【目】赵嗣真曰。风温则鼻鼾。中风则鼻鸣。由风气壅塞。卫气不利所致。阳明少阳三阴。虽亦有中风。然亦不在表。故鼻不鸣而不鼾也。

[卷五] 吐血

【纲】仲景曰。脉浮。热甚。反灸之。此为实。实以虚治。因火而动。必咽燥吐血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伤寒吐血。由诸阳受邪热。初在表。应发汗。而不发汗。毒热入深。络于五脏。

内有瘀积。故吐血也。瘀血甚者。抵当丸。轻者。桃仁承气汤。兼服犀角地黄汤、三黄丸。假令已下。脉数不解。合热则消谷善饥。至六七日不大便者。有瘀血也。抵当汤。

李杲曰。余治一贫士。脾胃虚。致补剂愈。继而居旷室。卧热坑。咳而吐血数次。余谓此久虚弱。外有寒形。而有火热在内。上气不足。阳气外虚。当补表之阳气。泻里之虚热。盖冬居旷室。

衣服单薄。是重虚其阳。表有大寒。壅遏里热。火邪不得舒伸。故血出于口。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。当以麻黄发汗。而不与之。遂成衄。却与麻黄汤。立愈。与此甚同。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。

鳌按。此言误灸所生之变也。吐血。比衄更甚矣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凡服桂枝汤吐者。其后必吐脓血也。

【目】朱震亨曰。杂病吐血咯血。责为实邪。伤寒吐血咯血。皆由误汗下并火逆而致。诚非伤寒病热之微甚者也。是为坏病。宜随其逆而调之。惟少阴厥竭误汗一症。强动经血。故云难治也。

楼英曰。吐血者。诸阳受邪。其邪在汗。当汗不汗。致使血毒入脏。积瘀于内。遂成吐血。凡见眼闭目红。神昏语短。弦冒逆妄。烦躁漱水。惊狂谵语。吐衄。背冷足寒。四肢厥逆。胸腹急满。大便黑利。小便频数。皆瘀血症也。虽有多般。不必悉具。但见一二。便作血症主张。初得此病。急宜用药。至于络续不已。经数时而腹痛者。此又难于料理也。

陶华曰。经曰。服桂枝汤吐者。其后必吐脓血。犀角地黄汤。大下后。寸脉沉迟。尺脉不至。

咽喉不利。唾脓血者。此有两症。一为阳毒。宜阳毒升麻汤。一为阴毒。宜甘桔汤加半夏、生姜。

血热者。黄连阿胶汤、地榆柏皮汤、三黄泻心汤。咽喉闭塞。不可发汗。发汗则吐血。气欲绝。

手足厥冷。蜷卧不能自温。当归四逆汤。

鳌按。此指凡热淫于内者言也。故桂枝汤反能助阳。使热势涌越。致伤阳络而吐脓血也。

[卷五] 蓄血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六七日。表症仍在。而反下之。脉微而沉。反不结胸。其人发狂者。

以热在下焦。少腹当硬满。小便自利者。下血乃愈。所以然者。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也。抵当汤主之。太阳病。脉沉结。少腹硬。小便自利。其人如狂者。血结症也。抵当汤主之。伤寒有热。少腹满。应小便不利。今反利者。为有血也。当下之。不可余药。宜抵当丸。太阳病不解。热结膀胱。其人如狂。血自下。

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。尚未可攻。当先解外。外解已。但少腹急结。乃可攻之。宜桃仁承气汤。

【目】朱肱曰。太阳症。下焦有热。少腹必满。应小便不利。而小便反利者。下血症也。抵当汤。

张介宾曰。观仲景诸论。则知伤寒蓄血者。以热结在里。抟于血分。留于下焦而不行。故易生烦躁也。然又有阳明症喜忘。亦为蓄血之症。故诊伤寒。但见少腹硬满而痛。盒饭问其小便。若小便自利者。知为蓄血之症。盖小便由于气化。病在血而不在气。故小便利而无恙也。血瘀于下者。

血去则愈。其在仲景。则以抵当汤丸主之。愚谓但以承气之类加桃仁、红花以逐之。或其兼虚者。

以玉烛散下之。则蓄血自去。而病无不除矣。

柯琴曰。此亦太阳病误下热入之症也。太阳病。六七日不解。脉反沉微。宜四逆汤救之。此因误下。热邪随经入腑。结于膀胱。故少腹硬满而不结胸。小便自利而不发黄也。太阳经少气而多血。

病六七日而表症仍在。阳气重可知。阳极则扰阴。故血燥而蓄于中耳。血病。则知觉昏昧。故发狂。此经病传腑。表病传里。气病传血。上焦病而传下焦也。少腹居下焦。为膀胱之室。厥阴脉所聚。冲任血海所由。瘀血留结故硬满。然下其血而气自舒。攻其里而表自解矣。沉为在里。凡下后热入之症。燥血结于膀胱而发狂。营气不敷之故也。有热。即表症仍在。少腹但满而未硬。其人未发狂。只以小便自利。预知其为有蓄血。故小其制而丸以缓之。阳气太重。标本俱病。故如狂。血得热则行。故尿血。血下则不结。故愈。冲任之血会少腹。热极则血不下而反结。散结先发表。而用桃仁承气。不用抵当者。以少腹未硬满也。首条。以反不结胸句。知其为下后症。末条。以尚未可攻句。知其为未下症。结急者易解。只须承气。硬满者不易解。必仗抵当。

李中梓曰。少阴下血。桃花汤。腹满身热下脓血。黄连阿胶汤、地榆散。

王肯堂曰。按犀角地黄汤以治上血。如吐血衄血是也。桃仁承气汤以治中血。如蓄血中焦不利脓血是也。抵当汤丸以治下血。如血症如狂之类是也。上中下三焦。各有主治。此条当作三症看。起至下者愈。是一症。至当先解外。是一症。盖其人如狂。是下焦血。非桃仁承气症也。自外解至末。又是一症。恐是下只去得下焦血。而中焦道远。未能尽去。故尚留于少腹耳。又抵当汤丸。其中虻虫、水蛭。性为猛厉。不若四物汤加酒浸大黄各半下之为妙。

[卷五] 下血便脓血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下之。其脉促。不结胸者。此为欲解也。脉浮者。必结胸也。脉紧者。

必咽痛。脉弦者。必两胁拘急。脉细数者。头痛未止。脉沉紧者。必欲呕。脉沉滑者。协热利。

脉浮滑者。必下血。

【目】魏荔彤曰。此条兼言太阳中风伤寒。邪仍在表。误下而变症不一也。脉促而不结胸。阳气犹充。不为阴药所结。旋欲透表而愈。故为欲解。此下之无害者。幸也。外此则脉浮。病虽在表。

而风邪已为阴药引之入胸。与阳相结。故成结胸也。若脉虽浮而紧。此寒伤荣而误下也。故寒邪与肝热相激而咽痛。结胸者不咽痛。陷胸之症也。咽痛者不结胸。非少阴甘草桔梗汤之症。仍太阳麻杏甘石汤之症也。此犹下后之易审治者也。至脉弦者。阴药引寒邪入胁而拘急。然非少阳柴胡之症。

惟宜于太阳胁下满诸条内比类求治。脉细数似少阴。然头痛不止。症仍太阳。乃下后之阳伏郁而为细数。仍应于太阳误下诸条内。求表里兼治之法。然此数者。其脉俱仍带浮。犹易认也。更有脉沉紧。全非太阳矣。然误下后之沉紧。阳为阴郁。逆而上冲作呕。则仍应从太阳诸条内。求表里兼治之法。更有沉滑而协热利。应于太阳下利诸条求治。此二者。不可因脉沉而不浮。遽谓非太阳也。

至脉或浮滑。为表为里。又难认矣。然于必下血。知其为太阳犯本。惟应于太阳犯本下血诸条求治也。总之。误下变症多端。要人细为审谛。总不容舍太阳别求。一误再误。促人命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不解。热结膀胱。其人如狂。血自下。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。尚未可攻。

当先解外。外解已。但少腹急结者。乃可攻之。宜桃仁承气汤。

【目】鳌按。此小便尿血也。缘阳气太重。标本俱病。血得热则行。故尿血。若热极则血反结。

少腹为膀胱之室。故膀胱之热结。少腹必急结。用桃仁承气以攻其里之结血。所以解之也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淋家不可发汗。发汗必便血。

【目】魏荔彤曰。膀胱气化。何以有血。以素日膀胱腑中。原有蓄热。以伤寒水之化元。再发太阳经汗。标伤连属于本。水不足而血妄溢。此血与伤风犯本之圊血。相类而实不同。彼为标表不解所郁。犯及本府阴分。此为标表汗出所累。伤及本经阳分。阴分之血。属在下焦血海所注。故从大便出。阳分之水。化气不充。血热溢入。故从小便出。

鳌按。此条便血。亦是小便尿血也。盖淋家之膀胱。本为热所素闭。又发其汗。故膀胱愈扰。

血从小便出也。凡论中所言下血。有大便小便之不同。学人审之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太阳病。以火熏之。不得汗。其人必躁。过经不解。必圊血。名为火邪。

【目】柯琴曰。他条以火发汗而衄血。是阳邪盛于阳位。故在未过经时。此条以火熏不得汗而圊血。是阳邪下陷入阴分。故在过经不解时。

【纲】仲景曰。病患无表里症。发热。七八日不大便。虽脉浮数者。可下之。假令已下。脉数不解。合热则消谷善饥。至六七日不大便者。有瘀血也。宜抵当汤。若脉数不解。而下利不止。必协热而便脓血也。

【目】柯琴曰。合热协热。内外热也。内外热极。阳盛阴虚。必伤阴络。故不大便者。必有蓄血。热利不止。必大便脓血。宜黄连阿胶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