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典籍>寿世保元>四时感冒

《寿世保元》四时感冒·

一论四时伤寒瘟疫。头疼。寒热往来。及治内外两感之症。春月得病。宜用此方。

香苏散紫苏叶(二钱)香附(三钱)陈皮(三钱)甘草(五分)

上锉。姜、枣煎。热服。头疼。加川芎白芷细辛。发汗。加麻黄苍术。咳嗽加杏仁、桑白皮。痘疹未成。加升麻、干葛。痢疾。加枳实黄连。疟疾。加槟榔草果。泄泻。加白术茯苓。恶寒潮热。加桂枝麻黄。身疼。加羌活乌药

胸膈饱闷。加桔梗枳壳。心下痞。加枳实黄连姜炒。有痰。加半夏。呕吐。加藿香半夏。脚膝拘挛。加木香槟榔羌活木瓜。名槟榔散。口干。加干葛。夹食加山楂神曲

一论时令不正。瘟疫妄行。感冒。发热恶寒。头疼身痛。咳嗽喘急。或欲出疹。此药不问阴阳两感。并皆服之。

十神汤川芎甘草麻黄紫苏白芷升麻陈皮香附赤芍干葛

上锉。每一两。姜、葱煎。热服出汗。潮热。加黄芩麦门冬。咳嗽。加桔梗、桑白皮半夏。头疼。加细辛石膏葱白。心胸胀满。加枳实半夏。胸膈膨闷。加枳壳桔梗。饮食不思。加砂仁白术。呕逆。加丁香砂仁。鼻衄不止。加乌梅黄芩腹痛。加酒炒白芍。冷气痛。加官桂。大便闭。加大黄芒硝。痢。加枳壳当归一论伤寒头痛。壮热恶寒。及伤风痰涎咳嗽。鼻塞身重。四时瘟疫热毒。头面肿痛。痢疾发热。诸疮毒。及小儿惊风喘嗽。痘疹时行。一切恶毒并治。人参败毒散柴胡前胡羌活独活枳壳茯苓川芎桔梗人参甘草上锉一两。生姜薄荷煎服。咳嗽。加半夏。热毒。加黄连黄芩黄柏栀子。风热。加荆芥防风。名荆芥败毒散。酒毒。加干葛、黄连。疮毒。加金银花连翘。去人参

一论四时伤寒伤风。头痛项强。壮热恶寒。身体烦痛。咳嗽上壅。涕唾稠粘。自汗恶风等症。宜服

消风百解散苍术荆芥麻黄白芷陈皮(各一钱)甘草(三分)

上锉一剂。姜、葱煎服。咳嗽。加乌梅。合升麻葛根汤同服。

一论伤寒时疫。憎寒壮热。头疼身痛。发热恶寒。鼻干不得眠。兼治寒暄不时。人多病疫。乍暖脱衣。及小儿痘疹已发未发。疑似之间并治。升麻葛根升麻葛根白芍甘草上锉一两。生姜煎服。头痛。加葱白煎。热服。咳嗽。加杏仁二钱。桑白皮三钱。上焦热。加黄芩二钱。薄荷八分。无汗。加麻黄一钱。咽痛。加桔梗八分。发黄丹毒。加玄参三钱。

一论伤寒伤风。头疼发热。口干鼻涕。四时瘟疫流行。先用

发表散葛根(二钱) 西芎(一钱五分)黄芩(二钱)甘草(八分)

右锉一剂。生姜三片。葱白三根。水煎。热服出汗。

一论伤寒无汗。头疼发热。身痛口干等症。宜服

发表丸甘草麻黄升麻葛根(各四两)苍术(二两)

上为细末。炼蜜为丸。如肥皂子大。每服一丸。生绿豆汤送下。如过三日外。加黄酒一钟。再加一丸。一论伤寒前三日在表。法当汗。可用双解散。连进数服。必愈。

双解散(合后二方)防风通圣散(方见中风)益元散(方见中暑)此二方合而服之。当得汗而解。若不解者。病已传变。

一治伤寒行军散秘方用绿豆麻黄各一升。雄黄三钱。共为末。每服一钱。重者二钱。无根水下。走出汗愈一治四时感冒。伤寒发汗后。经中余热未解。柴胡(八分)前胡(二钱)枳壳(一钱)桔梗(八分)连翘(三钱)黄芩(二钱)赤芍(二钱) 干葛(一钱)茯苓(三钱)半夏(一钱)川芎(一钱五分)薄荷(八分)甘草(一钱)

上锉。生姜煎服。

烦躁。加麦门冬三钱。淡竹叶二钱。

一论伤寒大热不止。烦躁干呕。口渴喘满。阳厥极深。蓄热内甚。及汗吐下后。诸药不能退其热者。用黄连解毒汤黄连(八分)黄芩(二钱)黄柏(一钱五分)栀子(二钱)

上锉。水煎服。

一治伤寒热极发狂。不认亲疏。躁热之极。(长垣成都宪传)用熊胆一分。研末。凉水调服立效。

一论恶风寒。鼻流清涕。寒噤喷嚏。此脾肺虚。不能实腠理。补中益气汤。(方见内伤)

根据本方加麦门冬三钱。五味子三分。一治伤寒感冒头疼发热。

古锻石绿豆闹羊花(各等分)

上为末。每少许吹两鼻。一二次效。

一论伤风寒后。余毒未散。上攻头颈。鼻塞声重。怒气上攻。时常有血。从脑上落至口中。或出红痰。此阳道不利作梗。非血症也。防风(五分)川芎(七分)辛夷(五分) 生甘草(四分)薄荷(五分)羌活(三分)独活(七分)升麻(六分)葛根(七分)白芷(四分) 本(四分)黄芩(酒炒八分)

上锉一剂。生姜一片。水煎服。清阳道以通关窍。然后可以养正也。次服。人参养荣汤

地黄(六分)白芍(七分)麦门冬(一钱)五味子(六个)黄柏(酒炒三分)远志(四分)陈皮(三分)人参(四分)白术(六分) 白茯苓(四分) 归身(酒洗四分)川芎(四分)

上锉一剂。水煎温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