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当归、茯苓、桑皮各二钱,白术、枳壳、橘红、半夏、厚朴、砂仁、青皮各一钱,薏苡仁四钱,苏子一钱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三焦咳,咳而腹满,不欲饮食,使人多涕吐,面浮气逆。
病证名。见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闷通“闭”。详淋闭条。
按诊。腹部胀满,按之不痛,属脾虚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病者腹满,按之不痛者为虚;痛者为实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三。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,以致昏不知人,故名。急以回阳救脱,方用独参汤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出《太平寰宇记》。即苏合香,详该条。
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。针刺,用细短针具,低频率,小幅度,短时间地捻转提插,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。灸治,则以小炷,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。适用于体质较弱,耐受性较差,或情绪紧张,易于晕针晕灸的患
病证名。《活法机要·吐证》:“中焦吐者,皆从于积。有阴有阳。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,其脉浮而匿。其证或先痛而后吐,或先吐而后痛。”治宜消积导滞,可用紫沉丸,或用木香槟榔等分为末调服。
颌部的经脉。《灵枢·卫气行》:“别者以上玉耳前,合于颔脉,注足阳明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泉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