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阳合病

三阳合病

病名。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三阳合病,腹满身重,难以转侧,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。发汗则谵语,下之则额上生汗,手足逆冷。若自汗出者,白虎汤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三阳合病者,太阳、阳明、少阳合而为病也。必太阳之头痛发热,阳明之恶热不眠,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具也。……证虽属于三阳,而热皆聚胃中,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也。”《伤寒贯珠集》卷一:“三阳合病,视诸合病邪气为较大矣。而太阳之府膀胱,阳明之府胃,少阳之府胆,热邪盛满,自经入府,故腹满身重,口不仁而面垢,谵语遗尿及但欲眠睡,目合则汗,皆为里为热之征也。……虽三阳合病,而邪聚于阳明者较太阳为多,故宜白虎汤清而解之。”三阳合病轻证,可用柴葛解肌汤清解。参见合病、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芙蓉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蓬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睑废

    病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,视目内如常,自觉亦无恙,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,攀开而不能眨,……尝见患者,一行一动,以手拈起眼皮,方能视。”为上胞下垂之重症。详上胞下垂条。

  • 五臭之一,焦为火臭,入通于心,故为心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南方赤色,入通于心,……其类火,……其臭焦。”临床上病人厌恶焦臭或自觉口有焦苦气味,常是火热内结,津液受损的病征,如《难经》谓:“故知

  • 伤寒表证

    证名。指病邪侵入太阳而所出现的证候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,脉浮紧,无汗发热,身疼痛,八九日不解,表证仍在,此当发其汗,……麻黄汤主之。”又:“太阳病,外证未解,脉浮弱者,当以汗解,宜

  • 汉方医学

    见汉医条。

  • 无白草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胫(jìng 竞)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①泛指小腿。②胫骨。

  • 唇里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唇粘膜,与承浆穴相对处。主治黄疸,瘟疫,口噤,口臭,面颊肿;以及齿龈炎,口腔炎等。点刺出血。

  • 五会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人迎,见该条。

  • 蒲笋

    见《日用本草》。为蒲蒻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