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羌活、麻黄、川芎、菊花、蔓荆子、石膏、防风、前胡、黄芩、细辛、枳壳、茯苓、甘草各七分,白芷、薄荷各五分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治破伤风,搐痓不已。
痧证之一。①《痧胀玉衡·暗痧》:“心中闷闷不已,欲食不食,行坐如常,即饮温热,不见凶处,更无心腹腰背疼痛之苦,但渐渐憔悴,日甚一日,若不知治,亦成大害,此痧之慢而轻者也,放之即愈。亦有头痛发热,心中作
心气与肺气俱虚的病证。因肺气虚导致心气不足;或由心气虚损导致肺气亏虚。症见久咳不已,气短心悸,面色白,甚或口唇青紫,舌淡,脉细弱等。治以补益肺气为主。
经穴名。代号BL17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八会穴之血会。位于背部,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七、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;并有
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。又称阴痿。痿亦作萎。指未到肾衰年龄而出现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者。多因房室过度,命门火衰所致。也有因抑郁伤肝,思虚惊恐损伤心脾,肝经湿热,阴湿伤阳等所致。命门火衰者,常伴见滑
病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》。即干咳嗽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①水毒病的通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:“自三吴已东及南诸山郡山县,有山谷溪源处,有水毒病,春秋辄得。……以其病与射工诊候相似,通呼溪病,其实有异。”②又指无疮的水毒病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毒候》
证名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小便自遗之症。失溲病因甚多,伤寒热病在病危时亦可见此。《伤寒论后条辨》:“直视、失溲者,水亏营竭而肾气不藏也。”详遗溺、小便不禁、外感遗尿条。
遗失应作遗矢(音、义同屎)。指粪便不受控制而排出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大肠咳状,咳而遗失。”参见大肠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