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梁

伏梁

古病名。①指心积症。《灵枢·邪气藏腑病形》:“心脉,……微缓为伏梁,在心下,上下行,时唾血。”《难经·五十四难》:“心之积名曰伏梁,起脐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。久不愈,令人病烦心。”治宜伏梁丸等方。参心积条。②指髀股皆肿,环脐而痛的疾患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人有身体髀股皆肿,环脐而痛,是为何病?歧伯曰:病曰伏梁,此风根也,其气溢于大肠,而著于肓,肓之原在脐下,故环脐而痛也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以本证为心积伏梁之日久不愈者可见之,亦宜用伏梁圆治之。③指少腹内之痈肿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病有少腹盛,上下左右皆有根,……病名伏梁,……裹大脓血,居肠胃之外。”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其一伏梁,上下左右皆有根,有大脓血,此伏梁义同肚痛。”1972年甘肃武威汉滩坡出土《武威汉代医简》有“治伏梁裹脓在肠胃之外方”,用大黄黄芩、芍药、消石、桑卑肖、虫,祛瘀破坚,清热解毒

猜你喜欢

  • 营分证

    温热病邪气内陷的阶段。多由气分证传变或卫分证逆传而来。以夜热甚,心烦不寐,斑疹隐现,舌质红绛,脉细数为主证。营是血中之气,营气通于心,病传营分,显示正气不支,邪气深入,内犯心包,影响神志或病及厥阴肝经

  • 内经脉学部位考

    见伤寒方经解条。

  • 秦信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时期医生。对本草学及古代医经有所研究。

  • 济生鹿茸丸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即鹿茸丸第三方,见鹿茸丸条。

  • 脊强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亦称脊背强。指脊椎骨部筋脉、肌肉强急,身不能前俯的症象。多由督脉受病,或风寒外袭,湿凝瘀滞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肩背手臂痛》:“脊强,腰似折,项似拔,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,羌活胜湿汤

  • 空腹服

    又称平旦服。即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。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,都宜空腹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病在四肢血脉者,宜空腹而在旦。”

  • ①脉管。气血运行的通道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夫脉者,血之府也。”《灵枢·决气》:“壅遏营气,令无所避,是谓脉。”脉与心密切相连,为心气所推动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心主身之血脉。”③脉搏,脉象。《灵枢

  • 温经除湿汤

    《兰室秘藏·妇人门》方。柴胡、草豆蔻、炒神曲、木香各二分,麻黄(不去节)、独活、当归身、黄连、黄柏各一分,羌活七分,升麻五分,白芍药三钱,人参、白术、炙甘草、猪苓、泽泻各一钱,黄芪、橘皮、苍术各二钱。

  • 黄暗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承昊条。

  • 坠血明目饮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三方。细辛、人参各一钱,赤芍药、川芎(酒炒)、牛膝(酒炒)、石决明(醋煅)、生地黄、山药、知母、白蒺藜、当归尾、防风各八分,五味子十粒。水煎服。治血灌瞳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