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名。①《中医临床参考丛书》之一。成都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以提要、释义为主,结合词解,选注诠释《伤寒论》。论述简明,选择诸家学说亦较精练。卷首概论部分能融会经义,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。本书
证名。指气喘时见吼呵声音。虚喘实喘均可见此。《灵枢·五乱》:“清气在阴,浊气在阳,荣气顺脉,卫气逆行,清浊相干,……乱于肺,则俯仰喘喝,接手以呼。”《灵枢·本神》:“肺气虚则鼻塞不利,少气,实则喘喝,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民间医生。其真实姓名不得而知。据载,于市场上悬挂一壶,卖药治病。后世称医生开业行医为“悬壶”,即来源于此。
①丧失、耗伤。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②交争、相争。《素问·脉解》:“阴阳内夺,故目无所见也。”③削弱。治郁病法之一,或吐、或伐、或泻,张景岳称之为“三夺”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
睫毛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日久而留着不去的痹症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傍针刺者,直刺傍刺各一,以治留痹久居者也。”
病名。清·汪喆《产科心法》:“产妇汗多发痉,俗谓产后惊风,实非风也,乃肝血空虚,不能荣筋,以致手足抽搐,有似中风之状,更有口噤咬牙,角弓反张,此气血大虚之恶候。”治法参见产后病痉条。
与阳气相对。泛指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。就功能与形态来说,阴气指形质;就脏腑机能来说,指五脏之气;就营卫之气来说,指营气;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,则行于内里的、向下的、抑制的、减弱的、重浊的为
病名。见《证治心得》。指皮肤色黄而枯槁不泽者。与黄胖之色黄而微肿不同。多为脾胃虚弱,气血不足引起的虚证。常兼神疲倦怠,语言低微,畏冷便溏,脉形无力等。治宜培补脾胃,补养气血。若因虫积引起者,当先驱除虫
综合性医书。10卷,清·汪绂辑于1758年。作者集诸家医书分类编辑而成。卷1医源,共47条,阐述阴阳五行,脏腑部位功能,脉象;卷2~3分析药性680余味;卷4~10选辑方剂630余首,以张仲景、李东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