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劳瘿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上善

    【生卒】:六至七世纪【介绍】:隋唐时期医学家。籍贯不详。大业中(605~616年)曾任太医侍御,很有名望。撰有《黄帝内经太素》30卷,是注解《内经》最早的医家之一,对后世研究《内经》作出了较大的贡献。

  • 杠柳皮

    见《科学的民间药草》。为香加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程约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孟博。婺源(今江西婺源)人。世代为医,约医术更精,善长针灸,著有《医方图说》。

  • 三等

    将全身或面部划分为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头、腰、足为身之三等;面部三等,以身前发际到印堂为上等,山根至准头为中等,人中至地阁为下等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上下三等,脏安且良矣。”

  • 湿霍乱

    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六。①《医林绳墨·霍乱》:“若吐利并行而腹中绞痛,坐卧不安,甚则转筋,名之曰湿霍乱也。”多因饮食生冷,或感受寒、湿、暑邪所致。本病较干霍乱之欲吐泻而不得者有别。亦有以干霍乱较湿霍

  • 黄尖白根舌

    舌根部白苔,尖见黄苔。为邪在半表半里,或初入阳明里证。半表半里证用和解法。偏于阳明里证,用清热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空木

    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溲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形六态

    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,作为辨证的参考。①张(口开不闭),主病虚。②噤(口闭不开),主病实。③僻(左右斜,口角缓急),主肝经风痰。④撮(上下唇紧聚),主邪正交争,正虚邪盛。⑤振(寒栗鼓急,上下振摇),

  • 疔翳

    病名。本病初起,身热憎寒,目赤疼痛,牵引眉棱、太阳痛楚异常,黑睛生白翳一颗,失治,其翳直钉入内,则混睛如障,赤丝环绕,昼夜不辨,为目翳之奇恶者,故称疔翳(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)。参见钉翳条。

  • 初生不乳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婴儿出生12小时后,不能吮乳。原因颇多,由于元气不充,脾胃虚寒或秽热郁积者为常见。其症息弱声低,无力吮乳者,宜培补元气,先进独参汤,继进四君子汤;面自肢冷,曲背啼哭而不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