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咽嗌

咽嗌

出《素问·血气形志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:“咽嗌痛不能纳气与食,为地气闭塞。”嗌者,“咽也”(《说文》)。咽嗌,即咽。详该条。又清·袁仁贤《喉科金钥全书》卷上:“嗌者,口内总机关,统咽喉言也。”亦指咽喉而言。此外,《喉科约精》认为“咽之低处名嗌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敬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宰条。

  • 托腮痈

    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多由胃火邪热壅盛,或过食醇酒厚味,热毒内蕴所致。症见腮下红肿,形如托腮之状,疼痛,饮食吞咽有碍,身发寒热。治宜解毒泻火、清热消肿。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。参见兜腮痈条

  • 杜伯原

    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
  • 血分寒

    详血寒条。

  • 伏邪新书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刘吉人撰。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,“内有伏邪为病者,十居六七,其本脏自生之病,不兼内伏六淫,十仅三四”(见自序)。书中分别阐述伏燥、伏寒、伏风、伏湿、伏暑、伏热的证治较详。此书有

  • 三十六黄

    指三十六种黄病证候。出《外台秘要》卷四。①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夫诸黄者,其黄皆因伤寒为本,五脏互有所伤,热气相侵,致使病人精神恍惚,六腑不和,七神无主,情意改变。”其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

  • 贼风

    ①泛指四时不正之气。因其乘虚而入,具有贼害性质,使人致病,故名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。”王冰注:“窃害中和,谓之贼风。”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贼风,泛指四时不正之气,即邪气,对人体是

  • 李昉(fǎng 访)

    【生卒】:925~996【介绍】:宋代官员。字明远。饶阳(今河北饶阳)人。五代时为汉秘书郎,集贤殿修撰,至周又为翰林学士。974年(宋开宝七年)与翰林学士卢多逊、王佑、蒙等刊定本草,编成《开宝重定本草

  • 程公礼

    【介绍】:(?~1584)明代医生。字耆祥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因家贫而学医,日夜钻研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等名家学说,治病多验。著有《医家正统》、《行仁辑要》、《保赤方略》等书,未刊行于世。其子邦贤(

  • 风癔

    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风懿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