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喉科紫珍集

喉科紫珍集

书名。清代作品,撰人与撰年均不详。2卷。现有两种版本,其一刊于1860年,名《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又名《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》,原题燕山窦氏原本,朱翔宇嗣辑。其二刊于1874年,名《喉症全科紫珍集》,原题黄梅谿秘藏,朱纯衷得授,朱翔宇增补。二本内容互有出入,但均载有锁喉风等72种咽喉病的证治图说,临症二十法包括咽喉病用刀、针、烙、熏等外治法和一些经验方剂。以上两种版本均曾多次翻刻,流传较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乳儿

    从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周岁为乳儿。又称乳下婴儿,亦名婴儿。《成方切用·杂将护法》:“婴儿百日,任脉生,能反复,乳母当存节喜怒,适其寒温。婴儿半晬,尻骨已成,乳母当教儿学坐。婴儿二百日外,掌骨成,乳母教儿地

  • 栀连清肺饮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栀子、黄连、桔梗、甘草、杏仁、天花粉、黄芩、薄荷。水煎服。治伤热咳嗽,咽喉干痛,面赤潮热。

  • 金匮悬解

    书名。22卷。清·黄元御编撰。刊于1754年。黄氏认为《金匮要略》治内伤杂病,大旨以扶阳气、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,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,遂推阐“阳自阴升,阴由阳降”之理,颇有见地;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

  • 杨梅丹毒

    病名。即梅毒性咽炎、喉炎。《喉科金钥》卷下:“风火喉痹肿痛,……及杨梅丹毒,上攻咽喉。”

  • 喉底

    即咽后壁。

  • 郑惠卿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编有《婴儿病证幼幼方论》十卷。

  • 膏摩

    外治法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。用药膏涂擦体表的一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,具有按摩和药物的综合作用。例如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,用祛风药或抑制霉菌药加酒调成稠厚的膏,用布蘸膏摩擦局部。在武

  • 痰涎喘嗽

    指痰涎壅盛之喘息咳嗽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肺气不调,咳嗽喘满,痰涎壅塞,心下坚满。”治宜半夏丸。

  • 心疔

    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即生于心之俞穴心俞,募穴巨阙及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、井穴少冲等部位的疔。其色赤,发热心烦,睡眠不安,口干,其痛应心,小便赤,面赤。治宜清心解毒,用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。②见

  • 日角月角

   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风池直上发际处。左为日角,右为月角。参见太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