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疱疮

天疱疮
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易患,分两种类型。①发于夏秋之间,起病急骤,互相传染。由暑湿之邪侵入肺经,郁于皮肤而成。初起为潦浆水泡,界限清楚,皮薄光泽,顶白根红,破流滋水,蔓延迅速。即脓疱疮。治宜清热解毒,利湿化浊。用五味消毒饮加六一散、土茯苓暑热偏盛者,用三黄解毒汤,外用青黛散。②不分四季发病,病程缓慢,无传染性。因心火脾湿蕴郁而成。生大小不等的水泡,泡壁松薄,根部红赤,易于擦破滋水,伴有长期发热,胸闷,胃呆等全身症状,病久有潮热骨蒸,舌光绛无苔,脉细数等伤阴现象。即天皰疮。治宜清热除湿。内服清脾除湿饮(《医宗金鉴》:赤茯苓、炒白术、炒苍术黄芩生地黄麦门冬栀子泽泻甘草连翘茵陈蒿、炒枳壳玄明粉竹叶、竹心)。阴伤者,宜养阴益胃,服益胃汤。外用十大功劳蒲公英煎水洗净患处;再用碧玉散,冷开水调敷患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泄

    即泄泻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,小肠不得成聚,故后泄,腹痛矣。”《类经》卷五:“脾肾虚寒,故为后泄。”详泄泻条。

  • 鬼哭

    见鬼眼条。

  • 八正神明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八正,即:二分(春分、秋分)、二至(夏至、冬至)、四立(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)。本篇一是论述四时八正,日月星辰的变化,以及它与人体气血虚实和针刺补泻的关系;二是论述望、闻、问、切,应结

  • 近时十便良方

    方书著作。又名《新编近时十便良方》、《备全古今十便良方》,简称《十便良方》。40卷。宋·郭坦撰。刊于1195年。书名“十便”,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。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,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,

  • 内伤嗽血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二。指内伤肺络的咳嗽吐血。多因肺胃积热,痰火上冲,或房劳精竭,肾火刑金,或思虑伤脾,脾火消阴,或郁怒伤肝,肝火怫郁,或用心太过,心火妄动所致。其症身无表邪,咳嗽吐血。肺胃积热,

  • 血络论

    《灵枢经》篇名。血络,指郁血的络脉。本篇主要论述奇邪客于血络,在刺络泻血所出现的昏仆、出血不止、局部血肿、面色苍白、心胸烦闷,滞针等意外情况。说明导致这些情况原因,以及指出怎样观察血络进行泻血,掌握刺

  • 时疫白喉捷要

    书名。又名《治喉捷要》、《白喉捷要》。1卷。清·张绍修撰。刊于1864年。首论白喉证治,次载验方,文字虽简略,但多经验之谈。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《白喉全生集》合刊出版。

  • 著噤

    即噤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咽消毒饮

    《疫喉浅论》卷下方。鲜金银花、连翘、犀角、栀子、黄连、牛蒡子、玄参心、人中黄、马勃、薄荷、绿豆衣、板蓝根。水煎频服。治疫喉腐烂,灼热汗少,神烦痧隐,口渴,面赤项肿,脉弦数,舌苔干黄。如便秘,加大黄。

  • 枳朴香砂汤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枳壳、厚朴、香附、砂仁。水煎服。治气结腹痛,心腹胀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