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天葵

天葵

药材名称天葵

拼音Tiān Kuí

别名紫背天葵(《雷公炮炙论》),雷丸草(《外丹本草》),夏无踪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小乌头(《植物学大辞典》),老鼠屎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旱铜钱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出处滇南本草

来源毛茛科植物天葵全草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5~40厘米。块根灰黑色,略呈纺锤形或椭圆形。茎丛生,纤细,直立,有分枝,表面有白色细柔毛。根生叶丛生,有长柄;1回3出复叶,小叶阔楔形,再3裂,裂片先端圆,或有2~3小缺刻,上面绿色,下面紫色,光滑无毛;小叶柄短,有细柔毛;茎生叶与根生叶相似,惟由下而上,渐次变小。花单生叶腋,花柄果后伸长,中部有细苞片2枚;花小,白色;萼片5,花瓣状,卵形;花瓣5,楔形,较萼片稍短;雄蕊通常10,其中有2枚不完全发育者;雌蕊3~4,子房狭长,花柱短,向外反卷。蓇葖果3~4枚,荚状,熟时开裂。种子细小,倒卵形。花期3~4月。果熟期5~6月。

本植物的块根(天葵子)、种子(千年耗子屎种子)亦供药用,各详专条。

生境分部生于林下、石隙、草丛等阴湿处。分布我国西南、华东、东北等地。

性味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甘,寒。"

功能主治消肿;解毒,利水。治瘰疬,疝气,小便不利。

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利尿。治瘰窃,肿毒,蛇咬伤,尿路结石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①治瘰疬:紫背天葵一两五钱,海藻海带昆布、贝母、桔梗各一两,海螵蛸五钱。上为细末,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食后温酒下。(《古今医鉴》天葵丸)。

②治诸疝初起,发寒热,疼痛,欲成囊痈者:荔枝核十四枚,小茴香二钱,紫背天葵四两。蒸白酒二缶,频服。(《经验集》)

③治毒蛇咬伤:天葵嚼烂,敷伤处,药干再换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④治缩阴症:天葵五钱,煮鸡蛋食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砂茴香

    药材名称砂茴香拼音Shā Huí Xiānɡ别名刚前胡、牛叫磨、沙茴香、沙前胡、赛防风、假防风、野茴香、沙椒、花条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erula bung

  • 冷水丹叶

    药材名称冷水丹叶拼音Lénɡ Shuǐ Dān Yè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的叶。功能主治治化脓疮疡。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。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  • 胡麻叶

    药材名称胡麻叶拼音Hú Má Yè别名青蘘、巨胜苗(《本经》),蔓、梦神(《吴普本草》),胡麻苗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)。出处《本草经集注》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叶。化学成分

  • 小花琉璃草

    药材名称小花琉璃草来源紫草科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.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部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清

  • 丝棉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丝棉木药材名称丝棉木拼音Sī Mián Mù别名白皂树(《中国树木志略》),明开夜合(《河北习见树木图说》),桃叶卫矛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白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

  • 大昏头鸡

    药材名称大昏头鸡拼音Dà Hūn Tóu Jī别名贯众、蕨薇菜根、大叶兰芝、大叶鲁基、牛尾贯众、昏头鸡、大叶贯众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刺齿贯众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rtomium ca

  • 滇竹根七

    药材名称滇竹根七别名格脉黄精、竹根七、金不换来源百合科滇竹根七Polygonatum tessellatum Wang et Tang,以根状茎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甘,温。功能主治舒筋络,祛风湿,

  • 一皮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一皮草药材名称一皮草拼音Yì Pí Cǎo出处《峨嵋药植》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的全草。5~8月连根拔起全草,洗净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不及40厘米。根状茎粗

  • 地贵草根

    药材名称地贵草根拼音Dì Guì Cǎo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滇桂蛇根草,又名:地贵草。亚灌木,高约50厘米。上部分枝,枝对生

  • 狭叶香茶菜

    药材名称狭叶香茶菜拼音Xiá Yè Xiānɡ Chá Cài英文名root of Narrow-leaf Rabdosina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狭叶香茶菜的根。拉丁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