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太医局

太医局

宋代医事机构,属太常寺,源于唐太医署,下分九科专管培养学生。其中大方脉120人,风科80人,小方脉20人,眼科20人,疮肿兼折疡20人,产科10人,口齿兼咽喉科10人,针灸科10人,金镞兼书禁科10人,共有学生300人。神宗时局内设提举或令、丞等官职,并有教授、助教分方脉、针、疡等科目教之。州、县的师生数目则视其大小与人口多少而定。考核学习成绩时,分墨义脉义大义论方假令运气等六项内容进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外丹

   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生肌干脓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方。黄连、贝母、降真香(烧存性)、白芨、乌贼骨、五倍子(炒黑)、芸香各五钱,轻粉五分。为细末,将患处洗净,外敷患处。治瘰疬、马刀,脓汁不干者。 .

  • 目视一物为两候

    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。凡人脏腑不足,精虚而邪气乘之,则精散,故视一物为两也。”即视歧,详该条。

  • 肝风内动

    眩晕、抽搐、动摇等风动之证不因于外感风邪者,均属肝风内动。有虚证、实证之分。虚者称为虚风内动,实者称为热盛动风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臂痛

    证名。指上下臂关节、肌肉作痛。多由风寒湿邪侵袭、痰饮留滞、血不荣筋、阳气不足、气滞血瘀或提挈重物损伤所致。《证治要诀·臂痛》:“臂为风寒湿所搏,或饮液流入,或因提挈重物,皆致臂痛,有肿者,有不肿者。…

  • 五治

    ①指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失时反候,五治不分,邪僻内生,工不能禁也。”②治病的五种方法。即和、取、从、折、属等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滇白前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瓦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园香草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铃茵陈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焦吐

    证名。《活法机要·吐证》:“下焦吐者,皆从于寒,地道也。其脉沉而迟。其证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秘而不通。治法当以“毒药”通其秘塞,温其寒气。大便渐通,复以中焦药和之,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。

  • 房劳胁痛

    证名。为因房劳过度而引致的胸胁疼痛。《医碥·胁肋痛》:“房劳伤肾,气虚血滞,胸胁多有隐隐作痛,宜补肾加芎归之类和血。”《辨证录·胁痛》:“房劳之后胁痛,其亏于精者更多,乌可重治肝而轻治肾哉!方用填精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