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南沙参之处方名。②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荠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灵枢·水胀》。指女子下腹部有块状物,而月经又能按时来潮的病症。多因气阻血瘀,癖结所致。《灵枢·水胀》:“肠覃者,寒气客于肠外,与卫气相搏,气不得荣,因有所系,癖而内著,恶气乃起,瘪肉乃生。
病名。“初生儿口中有如芦苇管之膜,裹定舌尖、舌根,叫做梗舌。”(成都中医学院《中医常用名词简释》)。也叫白膜裹舌。治宜将白膜刮去出血,以白矾末少许搽之。参见舌膜条。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朱砂莲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五治法之一,亦是八法之一。即和法。具有调和、和解、缓和等作用。对不适宜于汗、吐、下的病证,则采用和法。又如轻微的寒证或热证,用轻剂的温药或凉药和之,使其气血调顺则微邪自去,也属和法。和之不已,再用取法
可因情志之火内发,或因六淫内郁化火,或过食辛热,过服温补而致。症见心中烦热,焦躁失眠,口舌糜烂疼痛,口渴,舌红,脉数,甚则烁伤肺阴而见咯血、衄血等。治宜清心泻火,或兼凉血。
痰饮的古称。出《脉经·辨三部九候证第一》。详痰饮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条。
【介绍】:见董汲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虫白蜡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