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小连翘

小连翘

药材名称小连翘

拼音Xiǎo Lián Qiáo

别名小翘(《唐本草》),七层兰、瑞香草(《质问本草》),奶浆草(《峨嵋药植》),大田基、小瞿麦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排草、排香草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,小对叶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小对月草(《重庆草药》)、小元宝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。

出处《纲目》

来源为蘑黄科植物小连翘全草。6~8月采收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30~60厘米,光滑无毛。茎圆柱形。叶对生,无柄,狭长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5~20毫米,宽2~8毫米,先端钝,全缘,基部钝形,半抱茎,上面散布黑色油点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;萼片5,绿色,卵形,锐尖头,长4毫米,有黑点散布;花瓣5,椭圆形,长8~10毫米,与萼片互生,浓黄色,有黑色点线,稍旋扭;雄蕊多数,成3束,黄色,花药小,顶端有1黑点;子房3室,黄色,花柱3,柱头乳头状。蒴果卵形,3室,室间歼裂长约7毫米.种子细小,具细网纹。花期8月。果期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山野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。

性味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辛,平,无毒。"
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平,味苦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活血,止血,调经,通乳,消肿,止痛。治吐血,衄血,子宫出血,月经不调,乳汁不通,疖肿,跌打损伤,创伤出血。

①《峨嵋药植》:"叶及花枝:煮肉服,产妇有发奶之效。"

②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止血。治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子宫出血等。又用于刀伤创伤,作洗涤料。兼为咽喉之含漱剂、风湿性疾患之湿布剂。生草打汁外用于创伤、跌打损伤等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
复方①治咯血、鼻出血、便血:小连翘一至二两,水煎服;或加龙芽草一两,鳢肠一两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②治月经不调:小连翘、月月红、益母草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③通乳汁:小连翘、山甲珠。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④治疖肿:小连翘五钱至一两水煎服,另取鲜全草捣烂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⑤治跌打扭伤痛:小连翘全草四钱。酒、水各半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

⑥治外伤出血:小连翘鲜叶捣烂外敷。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绣球茎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绣球茎药材名称木绣球茎拼音Mù Xiù Qiú Jīnɡ出处河南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木绣球的茎。原形态木绣球,又名:木球荚迷、绣球花、八仙花、紫阳花。落叶或

  • 蒙疆苓菊

    药材名称蒙疆苓菊别名蒙古久苓草、地锦花、鸡毛狗来源菊科蒙疆苓菊Jurinea mongolica Maxim.,以茎基部绵毛入药。生境分部内蒙古、新疆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止血。主治外伤出血,鼻出血。

  • 细叶小羽藓

    药材名称细叶小羽藓拼音Xì Yè Xiǎo Yǔ 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、青苔、树毛衣、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: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plocladium microph

  • 山苦荬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苦荬药材名称山苦荬拼音Shān Kǔ Mǎi别名七托莲、小苦麦菜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苦菜、黄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隐血丹、小苦荬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来源为菊科植

  • 穿心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穿心草药材名称穿心草拼音Chuān Xīn Cǎo别名串钱草、穿钱草、顶心风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(Levl. et Vant.)

  • 石蟾蜍

   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chosnthes Merr.et Chu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

  • 密褶红菇

    药材名称密褶红菇拼音Mì Zhě Hónɡ Gū别名密褶黑红菇、小黑菇、密褶黑菇、火炭菇、猪嘴托、火炭菌来源药材基源:为红菇科真菌密褶红菇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ussula densifol

  • 丁香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丁香露药材名称丁香露拼音Dīnɡ Xiānɡ Lù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干燥花蕾的蒸馏液。性味气烈,味微辛。功能主治治寒澼,胃痛。用法用量内服:隔水炖温饮1~

  • 木蝴蝶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木蝴蝶树皮药材名称木蝴蝶树皮拼音Mù Hú Dié Shù Pí别名土黄柏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土大黄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千张纸树皮(

  • 刺果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果藤药材名称刺果藤别名大胶藤、牛蹄麻、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性味涩、微苦,微温。功能主治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