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用诚
【介绍】:
见徐彦纯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徐彦纯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瑚条。
五疳之一。又名惊疳。是因小儿恣食肥甘,积滞生热,热传心经所致。症见患儿面红,眼白中有红丝,高热,有汗,时时惊烦,咬牙弄舌,口燥渴饮,口舌生疮,胸膈烦闷,睡喜伏卧,食欲不振,肌肉消瘦。热重者宜清心泻火,
病证名。指食积凝结肠胃,腹部触及块状物者。明·周礼《医圣阶梯》:“食积凝结成块,留滞肠胃者,虽泄泻而不能出。”症见腹痛拒按,口臭,口舌干燥。治宜通府去积,用大承气汤加减。
养生术语。驻,留住;形,外形。即使形体不衰老。成玄英《南华真经注疏》说:“吹冷呼而吐故,呴暖吸而纳新,如熊攀树而可以自悬,类鸟飞空而伸其脚也。斯皆导引神气,以养形魂,延年之道,驻形之术。”故导引也作为
病名。出《医学入门》卷六。又名穿胁痈、胁疮。指生于胁部的痈。由肝胆经郁火而成,多发于体虚之人。此证易发于软胁部,初起如梅、如李,逐渐长大,色红焮痛,易脓易溃,脓多稠。治宜解郁泻火,服柴胡清肝汤;或用地
出《简易草药》。为徐长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眩晕由火热炎上所致者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热晕,火热上攻,烦渴引饮,或暑月热盛,宜大黄散、荆黄汤。”参见火冲眩晕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吹花癣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足背侧,第四、五趾之夹缝间,侠溪穴微前处。主治足背肿痛,月经不调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3壮;或温灸3~5分钟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紫苏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