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同外治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故曰上取下取,内取外取,以求其过。”说明治病的手段,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,或从上治,或从下治,或从内治,或从外治,以达到治愈的目的。
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唐初医家。曾任歙州(今安徽歙县)县尉。他以吕广所注的《难经》为依据,凡吕氏未解者,予以注释;吕氏注不尽者,也予详释。并别为音义,以彰其旨。经过十年的钻研,撰成《黄帝八十一难经
由于脏腑功能失调,气血逆乱,筋脉失养,出现眩晕、抽搐、昏仆及口眼斜、两目上视等神经系统症状。因其似风象的急骤、动摇和多变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风胜则动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暴强直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河内(今河南省)人。曾任尚药奉御。
①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古山龙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黄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广嗣五种备要条。
病证名。即大头伤寒。《嵩崖尊生书》卷六:“大头毒俗所云大头伤寒也,感天行疫毒之气而发。”详见大头伤寒条。
指火热极盛于里,遏郁阳气不能布达体表,体表失于温煦而出现手足厥冷、战慄鼓颔等类似寒盛证候,即真热假寒证。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:“表之阳气与邪热并甚于里,热极而水化制之,故寒慄也。虽尔,为热极于里,乃火极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金为火烁而损,由是而声嗄、声嘶见焉。”即音嘶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又名水疡。多因风火湿热相搏,攻冲头目所致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忽然一珠,生于睥眦气轮之间者多,若在风轮,目必破损。有虚实大小之殊,实者小而痛甚,虚者大而痛缓,状如黑豆,亦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