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折针

折针

又称断针。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折针,本草云,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。”多由针身伤蚀,操作粗猛,体位变动或外力碰撞所致。针折后,患者应保持原体位,如断端尚在体外,可即拔出;如断端与皮面相平或稍低,可在其附近按压,当断端外露时,再予钳除;若断端埋入较深,简易方法不能取出时,如在重要脏器附近或妨碍肢体活动而有明显不适者,则需手术取出,否则可暂缓取出,但应严密观察,必要时再据情处理。现代针具已大为改进,如能事先予以检查,并注意操作,折针是可以避免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整体观念

    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思想方法。祖国医学把人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、器官之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同时认为四时气候、地土方宜、环境等因素的变化,对发病以及人体生理、病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,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

  • 鸠尾骨

    骨名。又名蔽心骨、、心坎骨、护心软骨。即胸骨剑突。《医宗金鉴·刺灸心法要诀》:“鸠尾者,即蔽心骨也。其质系脆骨,在胸骨之下岐骨之间。”

  • 医学启源

    综合性医书。3卷。金·张元素约撰于12世纪后期。本书以《内经》理论为本,旁参各家学说介绍手足阴阳、脏腑脉证、运气、主病、用药等多方面内容,并对某些治法,多种病症和本草药性进行了广泛的论述。析证简要,选

  • 纵酒泄泻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。又称酒泄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大明

    见日华子条。

  • 胎热伏心啼

    病证名。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一。指婴儿惊啼,面赤唇红的证候。由于妊母恣食辛酸,多味炙煿热气熏蒸,传入胎中,以致胎受其气,伏于心经,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。治宜清热宁心,用导赤散加黄连、蝉蜕。

  • 由腕骨八块与桡、尺骨的下端构成的腕关节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……其支者,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。”

  • 王季稚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幼孙条。

  • 忧气

    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忧气,则不可极作,暮卧不安席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
  • 铜钱草

    ①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广东金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大金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③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④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