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油柑叶

油柑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油柑叶

药材名称油柑叶

拼音Yóu Gān Yè

别名丝叶(《岭南采药录》),余甘子叶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出处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柑叶片,夏、秋采收。

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庵摩勒"条。

化学成分余甘子酸,蛇麻脂醇,β-谷甾醇,并没食子酸,没食子酸,3,6-二没食子葡萄糖,鞣料云实精,诃黎勒酸,诃子酸,葡萄没食子鞣甙。

性味《陆川本草》:"甘酸,性寒。"

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,疔疮,痔漏。
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患疳疗毒。煎水洗。"
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杀菌去腐。治口烂,绣球风及疳、疔、漏、痔。"

③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敷蜈蚣咬伤。"

用法用量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
复方①治湿疹,皮炎:余甘子叶煎水外洗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
②治水肿,皮肤湿疹,毒蛇咬伤:油甘子叶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油柑叶

药材名称油柑叶

拼音Yóu Gān Yè

英文名Leaf of Emblic Leafflower

别名丝叶。

出处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lyllanthus emblica L.的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yllanthus emblica L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余甘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3-8m。树皮灰白色,薄而易脱落,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。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,2列,密生,极似羽状复叶;近无柄;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;托叶线状披针形;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,长1-2cm,宽3-5mm。花簇生于叶腋,花小,黄色;单性,雌雄同株,具短柄;每花簇有1朵雌花,每花有花萼5-6片,无瓣;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,雄蕊3,合生成柱;雌花花盘杯状,边缘撕裂状,子房半藏其中。果实肉质,径约1.5cm,圆而略带6棱,初为黄绿色,成熟后呈赤红色,味先酸涩而后回甜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200m的疏林下或山坡向阳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余甘子酸(Amlaicacid),蛇麻脂醇(Lupeol),β-谷甾醇,并没食子酸(Ellagicacid),没食子酸(Gallicacid),3,6-二没食子葡萄糖(3,6-Digalloylglucose),鞣料云实精(Corilagin),诃黎勒酸(Chebulagic-acid),诃子酸(Chebulinicacid),葡萄没食子鞣甙(Glucogallin)。

性味味甘;微苦;性凉

归经心;肝;大肠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;利湿消肿。主口疮;疔疮;湿疹;皮炎;水肿;高血压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

用法用量外用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各家论述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患疳疔毒。煎水洗。

2.《陆川本草》:杀菌去腐。治口烂,绣球风及疳、疔、漏、痔。

3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敷蜈蚣咬伤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滇南千里光

    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all-grass of Ho Groundsel别名松筋藤出处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

  • 假百合

    药材名称假百合拼音Jiǎ Bǎi Hé出处《广西中草药》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小鳞茎。8~9月采挖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木,高60~150厘米。鳞茎狭窄,卵形,无鳞片,具淡褐色的膜被;须根多数,

  • 刺桐花

    药材名称刺桐花拼音Cì Tónɡ Huā别名鹦哥花(《天中记》)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。功能主治《本草图经》:"主金疮,止血。"用法用量外用:研

  • 矮卫矛

    药材名称矮卫矛拼音ǎi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矮卫矛的根、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onymus nanus Bieb.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,切片,或剥皮晒干。原形态矮卫矛

  • 八角枫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八角枫叶药材名称八角枫叶拼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木的叶。植物形态详"八角枫根"条。功能主治《南宁

  • 胡麻花

    药材名称胡麻花拼音Hú Má Huā别名乌麻花(《千金方》)。出处《千金·食治》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。功能主治治秃发,冻疮。①《千金·食治》:"生

  • 小黑牛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黑牛药材名称小黑牛来源毛茛科小黑牛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. var. dielsianum (Airy-Shaw) Fletcher et Lau

  • 姜味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姜味草药材名称姜味草拼音Jiānɡ Wèi Cǎo别名小香草、小姜草、小香薷来源唇形科姜味草属植物姜味草Micromeria biflora Benth.的全草。春夏采收

  • 小蕨鸡

    药材名称小蕨鸡拼音Xiǎo Jué Jī别名白粉蕨出处《贵州草药》来源为中国蕨科植物华北粉背蕨的根茎、叶。秋季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20~50厘米。根茎倾斜,顶端有红棕色披针形鳞片。叶簇

  • 掌叶蓼

    药材名称掌叶蓼拼音Zhǎnɡ Yè Liǎo别名屈草、猪草、大辣蓼、九龙天子来源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palmatum Dunn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