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温燥

温燥

病名。指感受秋燥之邪而偏热者。与凉燥相对而言。《重订通俗伤寒论·秋燥伤寒》:“久晴无雨,秋阳以曝,感之者多病温燥。”初起多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,即或有小量咯痰亦粘腻不爽,气逆而喘,咽喉干痛,鼻干唇燥,心烦口渴,苔薄白而燥,舌尖边俱红等。治宜辛凉解表,佐以润肺,方用桑杏汤。如燥从热化而劫津伤阴,则宜甘凉濡润,选用沙参麦冬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等。燥伤胃阴五汁饮。胃液干燥,外感已净者,用牛乳饮,如燥证气血两燔者,用玉女煎。若燥久伤及肝肾之阴,上盛下虚,昼凉夜热,或干咳,或不咳,舌光绛,脉弦细,甚则痉厥,则治宜育阴潜阳,方如三甲复脉汤专翕大生膏之类(见《温病条辨·秋燥》)。参见秋燥、凉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刺蓟菜

    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寒小便不利

    小便不利证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》卷四。因寒湿搏于经络者,小便不利而兼见骨节烦痛不得屈伸,汗出短气,恶风,身微肿,脉濡缓。宜用甘草附子汤、术附汤等方。因寒湿内结者,属少阴病,症见小便不利,腹痛,四肢沉重,

  • 鼾眠

    证名。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有声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鼾眠者,眠里喉咽间有声也,人喉咙气上下也。气血若调,虽寤寐不妨宣畅,气有不和,则冲击喉咽,而作声也。其有肥人,眠作声者,但肥人气血沉厚,迫隘喉

  • 非风

    即类中风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非风一证,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。此证多见卒倒。卒倒多由昏愦,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,原非外感风寒所致。而古今相传,咸以中风名之,其误甚矣。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……竟以非风名

  • 乙癸同源

    即肝肾同源。古代根据五行学说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,认为肝属乙木,肾属癸水,故称。详肝肾同源条。

  • 蛓蚝风

    病名。见《解围元薮》卷一。即疠风中的一种。

  • 干嗽

    病名。又名干咳嗽、干咳。指无痰而嗽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干嗽,肺中无津液也。其脉细涩,必兼气弱或促,乃痰郁火邪于肺中。轻则连咳数十声,方有痰出,重则虽多咳亦无痰,故为干咳嗽,极难治。始

  • 传尸灸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外台秘要》:“立脚于系鞋处横纹,以手四指于纹上量胫骨外,逼胫当四指中节按之,有小穴,取一缕麻刮令薄,以此麻缓系上灸,令麻断。男左女右,患多灭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名传尸灸

  • 溏泄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①指大便稀薄。《奇效良方·泄泻门》:“泄者,泄漏之义,时时溏泄,或作或愈;泻者,一时水去如注。”②指泄下污积粘垢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戴复庵云:溏泄者,污积粘垢。湿

  • 麻科活人全书

    4卷。清·谢玉琼撰于1748年。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著,予以删补编订而成。卷1概述麻疹及其辨症治疗、常用药物等;卷2~4介绍麻疹发病每个阶段的症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。全书共108篇。每篇均有歌诀及论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