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湿痹

湿痹

病名。①指湿气盛而成痹者。见《金匮要略·痉湿喝病脉证并治》。又名着痹肌痹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湿痹者,留而不移,汗多,四肢缓弱皮肤不仁,精神昏塞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湿痹之症,或一处麻痹不仁,或四肢手足不举,或半身不能转侧,或湿变为热,热变为燥,收引拘挛作痛,蜷缩难伸,名曰着痹,此湿痹之症也。湿痹之因,或身居卑湿,湿气袭人,或冲风冒雨,湿留肌肉,内传经脉,或雨湿之年,起居不慎。……湿痹之治,发汗,羌活除湿汤胸满闷,茯苓汤风湿,苍防二妙汤;寒湿术附汤湿热,苍柏二妙丸。”亦可用茯苓川芎汤除湿蠲痹汤等方。参着痹、肌痹条。②脚气病之一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五:“脚气者……亦有疼痛不仁者,名曰湿痹。”参见脚气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巾兜提法

    上骱手法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一。适用于颈椎半脱位的整复。令患者正坐于桌旁低凳上,头与桌面平,医者坐于桌上,双脚踏患者两肩,并用布巾下兜患者下颌及枕骨后部作结,交于左右耳部,并系于医者项部,双手上提,双脚

  • 胃痈

    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天忌

    出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、《灵枢·九针论》等篇。人身各部位的气血运行随天时气候而变化,故各有不宜针刺的时间,称为“天忌”。王冰注:“人忌于天,犯之则病,故不可不知也。”

  • 术数

    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。一般指导引、按蹻、吐纳等调摄精神、锻炼身体的措施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。”②指方术气数,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,附会各种迷信之说,以制定人事

  • 肺常不足

    小儿生理、病理特点之一。由于小儿形体柔嫩,卫外机能未固,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。感邪以后常先犯肺,所以明·万全认为,“天地之寒热伤人也,感则肺先受之”,并创“肺常不足”之说(《育婴家秘》)。故邪气不论从

  • 神照集

    见针方六集条。

  • 呕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,谓声物俱出为呕,有物无声为吐。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,总称呕吐。可分虚实两类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呕吐一证,最当详辨虚实。实者有

  • 红蓝花

    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红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两井

    天井、肩井两穴的合称。详见两间条。

  • 蜗牛膏

    ①《寿世保元》卷五方。蜗牛三枚。去壳捣如泥,加麝香少许,纳脐中,以手揉按。治大、小便不通。②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三引《集验方》方。蜗牛一枚。放麝香、冰片各少许,研烂,次早取汁涂患处。治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