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焠针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藓皮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白藓皮、款冬花、车前子、柴胡、炒枳壳、黄芩各一两,百合二两,菊花、蔓荆子各一两半,炙甘草五钱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,食后及临卧服。治目睛翳膜,及瞳人上有物,如蝇翅状,令

  • 脚背发

    病名。①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又名脱疽疔。消渴病合并脱疽者。初发可先治消渴,服流气饮、苦参丸以解毒生肌,外用桐油及无名异煎至一沸入花椒一勺、加蓼叶在内同煎,浸七天后,单以此叶贴在患处,余可参见脱疽条

  • 合穴

    五输穴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入为合。”意为脉气至此最为盛大,犹如水流合入大海,故名。合穴多分布在肘、膝关节附近。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,即尺泽(肺)、曲池(大肠)、足三里(胃)、阴陵泉(脾)、少

  • 白色喉痹

    病名。指喉痹之色白者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此症因肺胃受寒。脉迟身热,色白不红”。治宜散寒、利咽、活络、解毒。方用清咽散(芥穗、薄荷、疆蚕、桔梗、甘草、防风、前胡、枳壳)加细辛、苏叶、羌活、陈皮。若色

  • 食后昏困

    病证名。又称饭醉。食入则困倦,精神昏冒欲睡。《东医宝鉴·杂病篇》:“食后昏困,宜用参芪汤、升阳补气汤。”参见饭醉、嗜卧等条。

  • 恶疮

    病名。又名久恶疮、恶毒疮、顽疮。①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载“治头疮恶疮骨疽等牛屎熏方”,是指一般顽固的外疡。②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诸疮生身体……疮痒痛焮肿而疮多汁,身体壮热,谓之恶疮也。”泛指脓液

  • 腹募穴

    与背俞穴对举,即募穴。王冰曰:“胸腹曰募,背脊曰俞。”因募穴都在胸腹,故名。参见募穴条。

  • 野茄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出瘄发热

    指出疹发热。为正气鼓毒外透的病机。清·郑卜年《瘄略》:“出瘄发热,愈壮愈妙,热壮斯能尽透。但须知此热,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,断不可误谓表邪,以大开其毛窍。”麻疹在疹出之前,需要发热,因发热可以鼓其邪毒外

  • 胃反

    病名。①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。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以发其汗,令阳微,膈气虚,脉乃数,数为客热,不能消谷,胃中虚冷故也。脉弦者虚也。胃气无余,朝食暮吐,变为胃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