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疔疮走黄

疔疮走黄

病证名。出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卷六。又名癀走。指疔毒迅速走散入于血分,全身出现高热神昏等症者。多因患疔毒时,正气内虚,或因热毒炽盛,失于调治,使疔毒散入血分,内攻脏腑所致。证见疮顶黑陷,无脓,肿势散漫,迅速向四周扩散,并伴寒热头疼,胸闷烦躁恶心呕吐,舌硬口干便秘或腹泻,舌绛苔黄,脉洪数或弦滑。重症可见神昏谵语,痉厥。治宜清热解毒凉血,内服五味消毒饮,热盛服黄连解毒汤加生大黄,重证服犀角地黄汤解毒大青汤。若昏愦服七星剑汤、疔毒复生汤外治疔疮。预防应提高抵抗力,及时正确治疗疔疮,尤其是面部疔疮切忌挤压。相当败血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尖中红黑根苔

    舌尖白苔,舌根灰黑而舌中质红的舌象。若黑苔不多而润,舌不甚红,多为脾虚有湿;若舌根黑多而干,舌质较红,多为胃热炽盛,肠已燥结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脾虚有湿当健脾利湿;胃热、大便燥结者,宜清胃润肠。

  • 胡麻子

    出《博济方》。为亚麻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治疫全书

    见瘟疫传症汇编条。

  • 大槌

    见大椎条。

  • 胎前耳鸣

    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耳鸣。详该条。

  • 思风

    古病名。指食后少顷即下利完谷。《医说》引《史记》:“思风者,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。”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餐泄者,史记名思风。水谷不化,湿兼风也。风邪干胃,木来贼土,清气在下。升阳除湿汤。若饮食下嗌

  • 家蓼

    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手足心热

    证名。指手心、足心有发热感觉。见《丹溪心法·发热》。多由阴虚而生内热,或火热内郁等所致。参手心热、掌中热、足下热、五心烦热条。

  • 痈疽顺证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指患疮疡时,病情发展顺利的症状而言。其表现为:疮疡从小而大,疮顶高突,焮赤疼痛,根脚不散;已成则顶高根收,皮薄光高,易脓易腐;溃后脓液稠厚黄白,色鲜不臭,腐肉已脱,肿消痛

  • 胎麻

    出明·汪机《痘治理辨》。即奶麻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