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病因。同温邪或热邪。亦有以邪轻为温,邪重为热;渐感为温,速发为热;冬春为温,夏暑为热。实际上差别不大。②病名,即温病。如《温热经纬》以此作为外感热病的总称。③温病分类名称。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,称为
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。出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。其肩肘髀膝高起处的肌肉坚实,皮肤丰满。后世一般将身体肥胖者称为肥人,并认为“肥人多湿痰”(《张氏医通》引李士材语)。
【生卒】:十八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樵。江苏苏州人。撰《本草诗笺》(1756)一书。
经验方。见《新医药学杂志》1972.1。黄芪、丹参15~30克,当归、白芍药、郁金、党参、黄精、泽泻、生地黄、山药、山楂、神曲、茵陈各9~15克,秦艽6~9克,板蓝根9~12克,甘草6~12克。水煎服
书名。6卷。清·陈念祖撰。刊于1803年。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《伤寒论》原文,但删去了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、伤寒序例、诸可与诸不可等篇。作者于《伤寒论》注本中推崇张隐庵、张令韶二家,并按其体例
古代对长于房中术的女性的泛称。后世许多房中术的专书都冠以“素女”字样。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素女秘道经》1卷,《素女方》1卷。有关素女的说法片段地保留在《医心方》卷二十八中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仲正。吴县(今苏州)人。为平江路(今江苏吴县、常熟、昆山等)官医提领葛应泽之子,得家传,精医学。
见重广英公本草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三仙丹第一方,见三仙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