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白桂

白桂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桂

药材名称白桂

拼音Bái Guì

别名三股筋、滇新樟

来源樟科白桂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. Liou,以树皮、叶入药。

生境分部云南。

性味涩、辛,平。

功能主治祛风除湿。主治感冒,月经不调,寒性胃痛,腹胀,风湿性关节炎,半身不遂,骨折,湿疹疥疮。

用法用量树皮0.3~1两。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或叶适量煎水外洗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白桂

药材名称白桂

拼音Bái Guì

别名沙癞叶、三股筋、香味叶、羊角香、梅根、茶蚬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滇新樟的叶、根皮或树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cinnamomum caudatum(Nees)Merr.[N.yunnanense H.Liou;N.Poilanei H.Liou]

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滇新樟乔木,高5-15(-20)m。枝条圆柱形,有纵向细条纹,被微柔毛;芽小,芽鳞厚而被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2mm,近无毛,上面略具槽;叶片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5-12cm,宽3-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宽楔形至近圆形,坚纸质,两面无毛。下面浅绿色。团伞花序通常5-6花,多数疏离且组成圆锥花序,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,长达10cm,序轴上被锈色微柔毛;花两性;苞片钻形,密被锈色微柔毛。花小,黄绿色;花被裂片6,三角状卵圆形,长1.2cm,稍厚,两面被锈色微柔毛;能育雄蕊9,长约1mm,花丝被柔毛,第1、2轮雄蕊花药4室,下2室较大,内向或侧内向,上2室较小,内向,第3轮花药较1、2轮稍狭,下2室外向,上2室几与下2室横排成1列,侧向。退化雄蕊小,近无柄;子房椭圆状卵珠形(梨形),长不及1mm,花柱稍长,柱头盘状。果长椭圆形,长1.5-2cm,成熟时红色;花被片宿存。花期(6-)8-10月,果期10月至翌年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路旁、溪边、疏林或密林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化学成分种子含油53.1%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7.6%,十六碳烯酸(hexadecenoic acid)0.6%。硬脂酸(stearic acid)3.8%,油酸(oleic acid) 34.5%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46.3%,亚麻酸(linolenic acid)7.1%,月桂酸(lauric acid)微量。

性味辛;甘;温

归经肺;肝经

功能主治祛风散寒;活血祛瘀。主胃寒脘痛;腹胀;风湿痹痛;半身不遂;痛经;月经不调;风寒感冒;麻疹;跌打损伤;骨折;湿疹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烂敷或叶煎水洗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龟版胶

    药材名称龟版胶拼音Guī Bǎn Jiāo别名龟版膏(《本草正》),龟胶(《本草汇言》),龟甲胶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。制法取漂泡后的净龟版,

  • 楝叶

    药材名称楝叶拼音Liàn Yè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叶。夏、秋采,晒干。药理作用苦楝子叶的水提取液(2~5%)可防止蚱蜢、蝗虫等对植物之侵害,而对人、畜无毒,其有效

  • 鞑新菊

    药材名称鞑新菊拼音Dá Xīn Jú别名色尔君木美多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。8~9月采花,阴干。原形态鞑新菊,又名:川西小黄菊。多年生草本,被

  • 方榄

   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。出处方榄始载于《纲目》橄榄条下,云:“又有一种方榄,出广西两江峒中,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…”所述与本种相符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

  • 野山芝麻

    药材名称野山芝麻拼音Yě Shān Zhī Mɑ别名山芝麻、野芝麻、野芝麻棵、香芝麻棵来源梧桐科山芝麻属植物长角山芝麻Helicteres elongata Wall.,以根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碎,

  • 罂粟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罂粟药材名称罂粟拼音Yīnɡ Sù别名罂子粟(《本草拾遗》),御米、象谷、米囊、囊子(《开宝本草》),莺粟(《滇南本草》)。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。原形态

  • 海州常山

    药材名称海州常山拼音Hǎi Zhōu Chánɡ Shān别名臭梧桐性味辛、苦、甘,凉。归经归肝经。功能主治用于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、半身不遂。用法用量为取其祛风湿之效。单用,或与稀莶草配伍,

  • 厚叶牛耳草

    药材名称厚叶牛耳草拼音Hòu Yè Niú ěr Cǎo英文名crassifolia Paraboea别名石灰草、岩石白菜出处始载于(云南)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苦苣苔科植物厚叶旋蒴苣苔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

  • 龙虱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虱药材名称龙虱拼音Lónɡ Shī别名水鳖虫(《江苏中药名实考》),射尿龟、尿缸贼(《陆川本草》),水龟子(《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的全虫。

  • 胡桐泪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(《汉书》颜师古注),石律(《日华子本草》),石泪(《岭表录异》),胡桐碱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唐本